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5|回复: 2

鹧鸪天 题浅浅拔智齿

发表于 2018-3-10 00:20: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鹧鸪天 题浅浅拔智齿
作者: 林看云 2018年03月09日09:09 浏览:373
题记:浅浅吾友,入秋智齿发而未出,连日痛至无法忍受,只好拔去,与倾城阁姐妹约以同题,人言此齿人之一生皆会发,吾已中年尚不知智齿为何物,题而记之。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



言说秋来齿不乖,名为智者却成灾。千般美味难张口,一种新愁半托腮。
心欲忍,痛何挨,剪刀镊子早登台。聪明从此擦肩去,我与卿卿笨且呆。






点评



智齿本身并不可怕,拔掉它也不可惜,可怕的是如果不及时拔掉,极有可能殃及近旁的好牙。读罢这首《题浅浅拔智齿》,恐怕很多人都会感叹“于我心有戚戚焉”。此词上片言智齿发病造成的不便,下片言拔掉智齿及其感受。一二句总起,表达对智齿的“不满”,预示智齿的命运;三四句从愁吃、愁痛两个侧面,说尽智齿带来的困扰;五六句则述说拔掉智齿前犹豫不决的心理;七句留白,将拔牙场景一笔带过;结尾两句,用诙谐的语言表达拔掉智齿后的“余波”,令人忍俊不禁。全词围绕智齿之“智”字作文章,一是曰其虽智而“不乖”,反致“成灾”,二是把智齿之“智”与“聪明”双关,谓拔掉智齿之后将与“聪明”擦肩而过,带有戏谑的意味。朋友拔掉智齿,连“我”也一并变成“笨且呆”,则表达出对朋友饱受智齿困扰的感同身受。全词构思精巧,语言浅近,情思真切,富于日常生活趣味。

尝闻牙医戏谑地说:“所谓智齿,是最‘蠢’的牙齿,不知何以被称为‘智’齿。”牙齿当然无所谓愚或智,拔智齿也是很多人都有过的日常生活经验。古人吟诗填词未尝不表现日常生活经验,不过,恐怕一般不会吟咏朋友拔智齿之类的题材。

当前,这种表现日常生活的趋势在旧体诗创作中似乎越来越明显,大有与热衷于宏大叙事者并驾齐驱之势。朱纯正《论樊增祥的赠内诗》分析创作于近百年前的樊氏诗作时,即发现其具有语言浅近与日常性介入等突出特点,指出他的部分诗作“描述了近乎平民化的日常生活场景”;简锦松在《自然兴废成吾道——1949年以来台湾古典诗词传习经验之观察》一文中,指出很多台湾诗人喜欢“把生活写入诗篇”、“真实地记录生活趣味”;陈友康则撰写《诗词对日常生活的‘直接插入’及其意义》一文,分析当代诗词的突出特征是“表现日常生活,书写个人生活经历及体验,发掘日常生活本身的价值和美”。再者,自古以来,吟诗填词既是个性化的智力活动,往往也是文人雅士们社会交往的途径。此词小序云“与倾城阁姐妹约以同题”,知此词系同题共作的产物,诗词创作的日常性不仅体现在题材选择方面,也体现在“社课”、唱和与“击钵吟”等吟咏方式上。凡此种种,大概都是这首词折射出的当代诗词写作的特点以及对写作者的意义吧。





特邀点评:莫真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3 15:42:04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4 06:47:56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