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05|回复: 1

【企业事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还需多方发力

发表于 2018-3-14 13:05: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还需多方发力
假冒伪劣屡见不鲜让消费者深恶痛绝,有人提出,能不能像查酒驾来打假呢?两会期间,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做客新华网、中国政府网《部长之声》,回应网民关切。(3月13日中国青年网)
每到315消费者合法权益日,人们总要提及坑害消费者的假冒伪劣商品。比如:相关部门为消费者提供依法维权;或是,对假冒伪劣商品采取集中销毁。不可否认,消费者在315期间能享受顾客这个“上帝待遇”,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有一种莫名的痛快感。
然,是不是假冒伪劣商品就现身于每年的315这一天呢?绝对不是!只要这个社会有利欲熏心之人,市场假冒伪劣商品就会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由此,笔者认为,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还需多方发力。首先是消费者要擦亮眼睛,要有据理力争,敢于较真的精神。事实上,假冒伪劣商品之所以禁而不止,禁而不绝,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有滋生蔓延的土壤。这个“土壤”就是咱消费者。因为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一方面,没有练就火眼金睛的本领;另一方面,即便知道自己买到了假冒伪劣商品,有的还要做出妥协让步。原因在于,依法维权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物质成本,所以,不如以“自认倒霉、权当花钱买教训”而收场罢了。
其次是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力度不够,也给假冒伪劣商品生产经营者留下了可以滋生蔓延的口子。比如:对假冒伪劣商品生产经营者,采取不告不发,即便有人举报,在惩罚上也不会让不法商家“伤筋动骨,痛不欲生”。正是因为制假售假的违法成本过于低廉,他们才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了打不死的小强。所以,在很多情况下,“黑作坊”、“黑窝点”等,都是由记者深入暗访才大白天下,难道我们这些市场监管部门就不能把工作触角向深处移一移吗?
此外,为了避免“真假李逵”事件发生,我们一些有资质的正规企业也依法维护好自己权益。尤其是在产品质量和知识产权等方面,也要严格防止不法商家钻空子。遇到以假乱真、混淆视听的商品时。也要在第一时间内站出来,据理力争,向不法商家讨要说法;同时也是在为自己验明正身。
总而言之,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我们既不能指望集中在每年315这一天,也不能依靠哪一个部门,或是哪一个人积极主动去战斗,而需要社会多方发力,把一年365天都当成315,深入持久地打好假冒伪劣商品的歼灭战。我想,唯有这样,我们市场环境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才能有根本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5 09:08:19 | 查看全部
期待这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