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1|回复: 1

[深圳新闻] 大学生学习不刻苦:少些功利才能重拾学习的乐趣

发表于 2018-3-16 15:42: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少些功利才能重拾学习的乐趣
  高倩倩
  近日,一张“大学生学习不刻苦是违法的”的截图被频繁转发,并引发网友热议。起因是有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看到了“应当刻苦学习”的字样。虽然有法律专业人士已经澄清这是对法律的误读,但关于“大学生学习不刻苦”的思考并不能因此停止。正是因为各大高校普遍存在大学生不刻苦学习的现象,这则新闻才引起普遍关注。
  从入学之初,学生获取的知识就开始被分数和名次量化,被中考和高考评价,小升初,初升高的十几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达到“分数线”,换一份大学入学通知书。重重考核、严加管教和“考上大学你就可以···”的交换式承诺让学生一直刻苦读书,不敢松懈半分。转眼间到了大学,“60分万岁,多1分浪费”的信条让大多数学生有了喘息的空间。只要60分,只要考前突击背诵两天,就可以轻松达到“合格”的标准,所以根本无需像以前一样按时上课、认真复习。当“交换”开始变得容易,“大学就该娱乐消遣、游戏人间”就成了大多数学生的共识,甚至于“刻苦学习”反而会招来同学的排挤和嘲笑。


  从古代中国“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到如今“考上大学你就可以····”的交换式承诺,中国人对知识的追求似乎总是夹杂着某种功利性。不断的升学、考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知识和文凭沦为他们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与跳板,甚至于全社会所形成的“尊重知识”的风气也多源于对知识带来的财富与权力的垂涎。每年看到高考结束后高中生毁书大潮的新闻,都不禁感叹:功利性的学习是对知识的一种浪费,异化的知识观念让学习变成了一场场知识与世俗的交易。
  不可否认,外部刺激确有短期的作用,但却不可持续,奖金证书等可以把一个边缘学生勉强拉住,但很难把其砸成思想家。知识是构成人类无穷智慧最根本的因素,其价值不可用任何物质来衡量。功利性学习玷污了知识之所以为知识的纯粹,忽视了学习的真正意义。大学生要端正知识观念,真正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尊重知识,让知识回归知识,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发自内心的去追求知识,少一些功利性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自觉与坚持,不要让功利成为奋斗的唯一目的。重拾初心,方得始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16:05:35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