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9|回复: 1

[深圳新闻] 山西农业专家为“三农”把脉 “质量兴农”需因地制宜

发表于 2018-3-19 20:37: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为重要环节之一,论坛会现场,来自果树、蔬菜、核桃等研究领域的专家悉数到场。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长治3月19日电 (范丽芳)“山西地形多样,高海拔的地方种这个品种的苹果好吃,可能低海拔就得种其他品种,质量需以技术为指导,因地制宜才能‘兴农’。”山西农业大学教授、果树专家郝燕燕如是表述。3月19日,山西省农业领域专家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发展”主题在吕梁市文水县举行论坛,为“三农”发展建言献策。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一年一度的春耕时节,第五届山西科普惠农3.19行动暨吕梁市首届乡村e站科技节在吕梁市文水县启动。作为重要环节之一,论坛会现场,来自果树、蔬菜、核桃等研究领域的农业专家悉数到场。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一年一度的春耕时节,第五届山西科普惠农3.19行动暨吕梁市首届乡村e站科技节在吕梁市文水县启动。 范丽芳 摄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关注焦点从“吃不饱”转为“吃不好”。山西省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秦俊认为,民众所看重的“质量”已经从农产品本身拓展到水、土壤、肥料等产品原料的生长环境,以及后期加工程序的安全,“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就是要让农民处理好每一个环节,生产出国内外市场都认可的产品。”
  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杂粮基地,拥有中国最大数量的杂粮种质资源样本。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首席专家邢国明介绍,山西应该利用“小杂粮王国”的优势发展功能农业,在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强调特色。
  针对山西省小杂粮“优质产品供给不足、输出渠道不通畅”等问题,现场专家坦言,虽然小杂粮的营养价值被社会认可,但因其做法繁杂、口感差,市场接受程度并不高。“这就需要进行深加工,将原料食品化、食品功能化。”邢国明建议。
  除了来自山西省农业厅、林业厅、农科院的30多位农业专家和医院健康专家现场开展实用技术咨询、大型体检义诊,主办方还通过线上线下进行种植养殖信息发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平价农资惠农直供等。
  此次活动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资商会联合举办,从3月19日开始,历时一个月。期间,30多个农资厂家将让利1000多万元,通过该省900多个科普惠农服务站和乡村e站供应平价农资5万多吨。(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21:09:41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