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3-22 09:31:43
|
查看全部
历史将这些智者与秦岭结缘的故事与传说反复演绎,启迪一代代后人。文明就从这里绽放,仁德的品质在此传承……
四
等到下榻西安,亲临魂牵梦绕的文化名都,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城池之古,城池之大,城池之伟。
历史上,秦地王气丰沛。西安,则自古就是帝王之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在此建都。此后,先后有秦、西汉、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大夏等13个王朝定都于此,时间长达1100多年。尤数周、秦、汉、唐四个朝代为我中华民族兴盛强悍的朝代。
兵马俑、华清池、骊山、秦陵、乾陵、大小雁塔、大明宫遗址、钟鼓楼、明城墙,保存至今的古迹,无一不引发对于悠远历史和文明的回忆与想象,这大概是每一个心系中华文化薪火承传者决不能忽略的“功课”。
——英雄美人,文人墨客,权臣胥吏,帝王将相。
——秦砖汉瓦,断壁残垣,金戈铁马,折戟沉沙。
才子的酬唱和吟咏,佳人的哀怨和缠绵,阴谋与征伐,兴盛与衰亡……如烟往事大多随风飘逝,早淹没在纷纷扬扬的历史尘埃中去了,然其中之理之道之美之痛之思之悟,却打开了咀嚼不完的历史沉思。
五
古老西安也是一座文化信仰和宗教信仰之城。
几天查看与咨询,了解到西安在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的宗教场所,据说其布局密度,曾经超过西亚的耶路撒冷。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此地发源。拜谒了西安楼观台——这里曾是老子讲经、著述《道德经》的地方,至今还留存着道教的祖庭。事实上,佛教东传,在中国本土化,其过程与西安密切相关。历史上三次大型译经活动,都曾在西安进行。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具有纪念碑意义的建筑,则有大雁塔、小雁塔和草堂寺。玄奘、义净、鸠摩罗什等中国佛教史上不朽的高僧大德,都与西安接踵。
西安大秦寺是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发祥地,今藏于西安碑林的“景教碑”还是世界上基督教的四大名碑之一,它记录了基督教自唐传入中国的风雨历程。而今,在西安的回民居住区还分布着众多的清真寺,尤以化觉巷清真寺最为著名。它与大学习巷清真寺并称为西安最古老的两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结晶。
西安,俨然已构成一种中华民族的文化情结,它是中国人的人文圣殿,也是自古到今多少中国人的梦想之都。多少代人说“东长安、西罗马”,西安这座古都在世界城市文明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用伟大二字形容,绝不为过。
六
遥想初唐,阿拉伯商人经“丝绸之路”,将伊斯兰教带到唐长安。
长安,西安古称,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辉煌的中华文明,就是由此通过“丝绸之路”,带着文明结晶与文化经济软实力,声名远传至欧洲的。
而今天,中国领擎的“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入欧洲等经济圈。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两条大通道,今日的“一带一路”是更宏大的国家战略,同时也可以说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
我看见,西安市政府正实践“新旧分治”原则,在老城区的规划与改造中,开始注入唐风古韵;在新城区规划与建设中倡导现代与古老的有机结合,让人文资源与生态自然资源相互依托。激发这座古老城市的活力和生机,让历史古都,风华再起,已在新的行进途中。古老的西安能否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征程,不仅成为保存和延续周、秦、汉、唐灿烂文化的载体,更建成展示新丝绸之路创意产业的崭新平台,将是衡量当代西安人眼光、智慧、胆识和实干力的一场“大考”。
身在西安,就如穿行在中国历史的悠悠隧道中,恍兮惚兮,不知“今夕是何夕”。时光隧道接轨着中国人的梦想,未来,此地终将成就一席更为丰沛宏大的中华文化盛宴。(张建安)(解放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