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以来,山东丰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集煤矿坚持用问题倒逼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用创新的举措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开辟了发展的新动能、新空间。
1305综放工作面是该矿目前正在开采的工作面。这个面于2017年11月开始回采,按照月推采72米的指标估算,预计在今年8月10日推采至原设计终采位置。
在此期间,作为1305面接续的1303综放工作面按实际进度无法按期形成。换言之,张集煤矿将在1305面停采后,不得不停止生产1个半月。
这是重大问题!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这个矿组织技术人员联合攻关,从各专业抽调精兵强将,实施“大兵团”作战,经过反复论证,最后创新提出了调整1305面原终采位置的思路。即在保障符合规程规定、安全的前提下,依据1305胶带顺槽揭煤情况,确定终采线位置前移140米,使1305综采工作面可增加“干煤产量”(指不含矸石、水分等物资的原煤)14万吨,延长回采期1.4个月,消除了该矿即将面临无法正常生产接续的重大难题。
除了下达攻关课题、搭建联合创新舰队以外,这个矿还大力推进机电、运输等各个专业层次的创新活动。
3月2日,张集煤矿成功完成了副井罐笼卷帘门的改造,顺利将其运行模式由“人工操作”变为“自动升降”。知情者说,这是该矿机电专业围绕着实用需要层次而开展的专题创新。
经了解,以前该矿人员在出罐笼之前,卷帘门都是由把勾人员蹲下身子,用双手托住帘子下端,然后直起腰,向上举至挂钩处,待用挂钩挂住帘子下端后,人员才可以从罐笼里走出来;在人员入罐笼后,把勾人员则需用双手托住帘子下端,然后将帘子下端从挂钩上取下,让帘子凭着自身重力作用自然下落,进而将罐笼封闭,以起到保护乘罐人员安全防止坠落事故发生的作用。
而改造后的帘子门是在副立井原操车液压站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摇台和罐笼相互闭锁,由所在位置操车信号工发出信号指令后,依靠油缸带动帘子门自动升降,整个操作程序实现了全过程自动控制。
其原理是,罐笼帘子门以现有操车液压站系统为基础,首先在油缸头部装设抓捕器,并在罐笼外侧安装一套曲轨,由操车液压站驱动油缸,控制抓捕器在曲轨中升降。其次装设罐笼帘子门,通过导绳轮过渡到罐笼外侧的配重块,配重块在罐体滑槽中可自由滑动。然后,当罐笼走勾时,抓捕器远离罐笼,罐笼到位需打开帘子门时,油缸控制抓捕器下行,并沿曲轨靠近罐笼,由抓捕器对配重块的抓捕和释放来实现罐笼帘子门的打开和关闭。
“此举不仅减少了把勾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安全系数,比如这项举措真正避免了我们在操作过程中手易被挤伤现象的发生。”该矿一名把勾人员在现场这样说道。
为确保创新工作的有力推进,这个矿下发了《创新奖励实施办法》,在加大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实用技术三层创新奖励的同时,还注重用经济杠杆来点燃一线职工的创新热情。
前不久,这个矿的掘进一工区经常会面临巷道修复工作,而最让人挠头、最困难的莫过于在胶带上段进行修复施工——他们在皮带外侧向皮带里侧的帮部打锚杆成了难题,因为钻杆长度一般情况下都不够,他们在安装锚杆套筒进行加长后,长度还是很难达到施工要求。
对此,掘一工区职工袁梅军积极想办法,最后想出在现场借助皮带架,在上面平行架设一块长4米,宽0.4米的木板,使其固定结实牢靠,再把锚索钻机架设在木板上方,用油绳把钻腿固定牢稳,从而有效解决了打锚杆钻杆长度不够的问题,不仅安全实用,而且操作简单、方便。
笔者了解到,一项项创新,有效解决了难题;一项项创新,切实提高了工效。该矿在全面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大潮中,用创新、用智慧打通了路径,赢得了发展先机。
今年以来,该矿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经济指标创造了投产以来的历史新纪录。(杨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