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赵慧君
近日,妹妹的女儿上托儿所了,老爸老妈闲了下来,有点儿寂寞。于是,我在太公湖畔的“康乐开心农场”给他们租了块50平方米的小菜地,给他们养生。
没想到,父母认真了!
“大侄子家羊粪多,却没三轮车,怎么运?”“豆角得搭架子,上哪儿买竹竿?”一大早,他俩就认真地策划起来了。“这么认真干啥,租地是让你们种着玩儿,不用花大力气啊!”我说。“做事就得尽力干好,要不就干脆别种。”母亲一番严厉“炮轰”,弄得我不敢再说。
我知道,他们的作风,是从老家带来的,改不了。
小时候,父亲母亲总是把田地处理得很平整,把杂草拔得干干净净。
我上三年级那年,爷爷病重,父亲母亲忙着照顾他,误了给玉米地锄草。爷爷走了以后,玉米地里的草已经长到一人高,整片田地已看不见土地的颜色。
母亲站在地头感叹:“庄稼人荒了土地,丢不起人,更对不起庄稼啊!”于是,母亲带着我,一头扎进玉米地。
狗尾巴草等一般的杂草还好办,藤蔓是最坑人的,它东缠西绕,还长着小刺儿。一不小心,手腕上、胳膊上就是一道红彤彤的痕迹。
母亲给我和妹妹分工,一人拔一畦杂草。我越干越不想干,趁母亲不注意,我漏下一片地,结果田地里每隔一段就能看到一片杂草。
“妞儿,不能偷懒,偷懒成性找不到好婆家。”母亲带着我,把草拔干净。那时候,家里不富裕,母亲凭着一双勤劳的手,把我们养大。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起来啦!”周末,6点钟声一响,父母就张罗着要去地里了。我赶紧告别亲爱的被窝,陪父母种菜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