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5|回复: 2

多在“中国质造”下功夫

发表于 2018-3-29 16:06: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如今提到中国制造,就不得不想到“人工智能”和“互联网+”。作为中国制造走出去的亮丽名片,无人机、智能家电、虚拟现实设备、3D打印……这些高科技含量的“中国制造”正日益走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这些领域的蓬勃发展,源自于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得益于市场规模优势和互联网发展红利,许多中国制造业企业已经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

在中国制造搭乘互联网快车快速转型发展的同时,“大而不强”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中国制造业的痛点。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有超过200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但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在技术创新、质量控制、产品品质、品牌培育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容回避。

如何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推进中国制造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要看清优势,找准短板。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市场规模相当巨大,品类生态非常完整,这是中国制造的先天优势;中国同时又是互联网大国,近年间的互联网发展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了充分的技术设施、数据支撑和工业平台,这成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后发优势。

而与此对应的是,中国制造在产品品质和精细化运营方面还有非常大的空间,一些企业往往在追逐利润、做快做大上有足够的野心,却在质量为先、精益求精上少了些耐心。“风口”成为很多企业汲汲营营的发展指向标,相比于技术研发投入,更多企业乐于“快投入快产出”地买技术,由此造成中国制造业在部分高端装备、核心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力缺失。

当然,企业追求盈利最快速、最大化本无可厚非,只是怕会错失互联网发展带来的转型升级机遇。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成为制造业的发展大趋势。中国日益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为解决中国制造长期存在的技术手段落后、产品运营粗糙等问题提供了契机,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生产工艺深度融合,为企业提高良品率、降低能耗带来新的方式。

据工信部透露,到2020年,中国有望建成10个左右跨行业、跨领域,能够支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培育30万个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推动30万家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业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这是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之后,再次发出“品质革命”的号召,可以看出中国制造的品质提升行动已时不我待。

中国企业,要敢于做“吃螃蟹”的探路者,更要愿意做脚踏实地的“工匠人”。可以相信,随着中国企业的注意力和兴奋点更多地转移到“品质革命”上来,多在“中国质造”上下功夫,中国制造业将会迎来转型升级的大好势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9 21:08:3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30 05:53:5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