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望春风》:通过小说和前辈作家对话
2016-07-05
原文地址http://qingweiliao.qlwb.com.cn/2016/0705/664625.shtml
核心提示: 我通过《望春风》和前辈作家对话,当然不只《金瓶梅》,还有大量现代小说的技巧可以用进去。我觉得有一定修养和阅读水平的读者可以读出来。文学需要新的变化 我觉得中国的乡村社会正在面临终结,当然这个终结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
日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格非最新长篇小说《望春风》由译林出版社推出。相对于“江南三部曲”,2015年底完稿的《望春风》更接地气,更加沉稳,在对历史的沉思中,用宏阔又精致的结构,以及老辣纯熟的文字,对半个世纪以来的江南故乡作了告别。6月28日,《望春风》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作家格非与嘉宾就这部新作展开了富有卓见的对话。本文根据格非在发布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不写《望春风》就没法
对乡村的人做交待
写完三部曲之后,曾经打算写写城市,还想写玄幻悬疑的推理小说。后来发生了一些变化,初衷是我老家在世纪初传说要拆迁。2004年,我弟弟带我去看了一下,整个地方都变了,当时有点伤感,那么多人到哪儿去了?那个时候埋下一个种子,决定以后有机会写这个。
我在写《望春风》前几年,又有一次机会回一趟老家。我的母亲提出,她已经在城里住了几年,问我能不能带她回去看看。我拗不过她,就让我弟弟带她回去,但是没想到那个地方拆了几年以后都荒了,芦苇都长得很高,还有野兔。我当时特别的感动,当年看到的废墟,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里,自身在恢复。我想写一个乡村,不是我蓄谋已久要写,而是不写不行,不写的话没法对乡村的人做一个交待。
小说人物多得已超出预计
我一直想在一个小说里边写特别多的人,像《红楼梦》《金瓶梅》里有几百个。有一些人物能够反映一个主题,大概说清楚这个故事就可以了,但是我一直想扩充,如果想写得真实的话,一些人物肯定是不够的,肯定是要有陪衬的,所以中国古代小说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陪笔,他没有什么作用,就是陪衬,使得这部小说显得特别丰厚。所以就要有15个、20个主要人物,这是我基于创作上的想法。
小说人物多得已经超出我的预计。在写作的过程中,我的情感一直受到很大的冲击,每天写作的时候安静不了,因为这些人物都活着,我经常回去找他们,过去这些人都是英雄,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行家里手,在那个时代里是我们年轻人崇拜的偶像,但是他们的光辉已经散去了。出现一个人物的时候,其他的人也会进来,所有人物都不能割舍。
希望作品更自然一些
这本书出来以后,最早看这本书的是我的两个博士生,其中有一个学生在美国,他大概看了五六遍甚至更多,因为他要帮我挑错字和把所有的时间关系理清楚。他在看第四五遍的时候发现小说里边有很多线索。在埋线索的时候,如果埋得深的话,读者发现不了;如果埋得很浅的话,读者一下子看出来,也没意思。《望春风》假如有人读几遍会有新东西,所有的线索埋得缜密一些、深一些,这个当然也是《红楼梦》的写法,千里布线,一个线埋在千里之外。我通过《望春风》和前辈作家对话,当然不只《金瓶梅》,还有大量现代小说的技巧可以用进去。我觉得有一定修养和阅读水平的读者可以读出来。读不出来也没关系,第一个让它不露声色,第二个让它更自然一些。我以前有的作品有点做作,我希望它更自然一些。
文学需要新的变化
我觉得中国的乡村社会正在面临终结,当然这个终结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日本的一个学者说过一句话,当一种事物面临死亡的时候,我们才有资格去追溯它。对于乡村,当它突然没有了,我们有资格来考察它,它是怎么来的,它的过往,所以这也是我写《望春风》的一个很大的动因。我们这代人虽然出生在乡村,但是乡村意识已经很淡漠了。很多人出生在小城里,出生在大城市里,像我儿子,他没有乡村的概念,你带他去就是在村里面玩一玩。现在既可以写小城小镇的生活,同时也可以写大都市碎片化的生活,像门罗这些作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定期聚会;你摔倒了,也没人理你;你慢慢死掉了,你的牙齿开始掉了……门罗写的就是这些,在加拿大已经出现了,大城市已经开始出现这种空洞的生活。我写的《望春风》里面的情感是极其浓郁的,很复杂的那种生活,那种生活已经过去了。一代作家有一代的使命,每一代作家都有他的人物,我们这一代作家刚好赶上了这个变革,对于我儿子那一代人可能有一个新的世界,文学需要新的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