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9|回复: 0

[转帖专区] 新华网评:理念“生根发芽” 美丽“破土而出”

发表于 2018-4-4 18:18: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新华网

  越 名

  又是一年春来到。

  天那么蓝,风那么暖,花儿竞相绽放。人们脱下了厚厚的冬装,换上了明亮的心情,享受着美好的春光。

  妈妈与可爱的孩子在公园里看美丽的花草,男孩儿与心仪的女孩儿去郊外放飞青春的畅想,闺蜜团到大自然寻找美丽的拍照背景,小伙子们在球场上挥汗如雨,释放着年轻的活力……

  然而,不期而至的雾霾,夹杂着沙尘,让春日变得灰黄,让许多春天的律动戛然而止。

  看着一张张失望的脸庞,一双双失落的眼神,感受着让人烦闷的空气,让人压抑的氛围,我们更加真切的体会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这个道理并不难懂。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然而长久以来,我们却用绿水青山交换了金山银山。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当人们的生活从“求生存”进阶到“求生态”,由“盼温饱”转变为“盼环保”,我们的发展理念与发展实践必然要随之改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这些话,早已深入人心。

  永定河畔,南水北调团城湖调节池,孙河乡,西红门镇,将台乡,张家湾镇……这些地方,成为播种绿色理念、收获美丽家园的最好示范。

  修订环境保护法,派出环保督察组,实行“河长制”,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换生活用品”……这些年,绿色发展新实践已然处处可见。

  实践证明,只要绿色理念“生根发芽”,生态美丽就会“破土而出”。

  当然,窗外的雾霾提醒我们,现在还远远没有到可以欢呼的时候。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绝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人人出力,日积月累,这就是我们制胜的法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