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腿肿更要注意
静脉血栓形成是多种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周为介绍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除了骨科,在妇产科、神经外科以及普外科,静脉血栓塞也比较常见,主要是因为这些科室大型手术较多,而且术后患者一般需长时间卧床,比较容易发病。另外,恶性肿瘤、肥胖、心梗病史、中风或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怀孕等长途静坐旅客血液本身就处于一种高凝状态,更容易受到病魔的青睐。
下肢深静脉血栓大多是急性起病,主要的症状是下肢突然出现肿胀、疼痛,有血栓的下肢要比正常腿粗,小腿肌肉有明显的压痛。患者在走路时下肢会疼痛,严重时不能下地走路等。专家告诉记者一个判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简单方法: 那就是看看是一条腿肿还是两条腿都肿。如果是单侧腿出现这些症状,就应考虑是否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造成的;如果双腿对称的肿胀、疼痛则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
正常情况下,患者出现腿肿、疼痛等不适,第一反应就是“揉”,但对于血栓高危人群来说,这是一种极其错误和危险的行为。当血栓粘在血管壁上时,只会引起腿肿和疼痛,相对来说是安全,可控的。“一旦血栓经过挤压和揉搓后脱落,就会随着血流漂移到心脏,堵住重要的肺内血管,引发肺栓塞。”周为再三提醒,当出现这种状况时,千万不要擅自按摩、挤压下肢,更不要用力捶,因为不当的做法容易使血栓脱落,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管里的血栓,很有可能顺着血流流经心脏,最后“卡”在肺动脉里面,导致肺动脉的血流受阻,进而引发咳嗽、胸闷等症状,甚至窒息死亡。“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去医院看医生。”
既然这么危险,那么一旦腿肿疼痛就要立即上医院吗?还是发现哪些具体的信号时再去医院?
“完全没有必要”。周为明确表示。首先,腿肿、疼痛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千万不能草木皆兵,一有风吹草动就要上医院进行各种检查,可以根据上面的2个小窍门(直腿伸踝试验和腓肠肌压痛)在家自己先看看,近期有没有以下表现:近期卧床已经超过3天或近4周内做过大手术;两条腿相比时,患侧小腿最粗的地方明显增大;有深静脉血栓病史等。如果有以上表明就要尽快去医院了。
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创伤程度、手术及术后制动时间有关。“但只要具备了其中的一个因素,就会发生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肺栓塞发生。”吴巍巍分析认为,崴了脚不能运动,静脉血流淤滞,有可能发生静脉血栓甚至导致肺栓塞。“目前我们院已经正式建立了院内静脉血栓栓塞防控体系,对病人进行血栓风险评估和分级,鼓励手术后病人尽早下床活动,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