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14|回复: 3

章丘铁锅与“双立人”(各抒己见)

发表于 2018-4-9 15:12: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章丘铁锅与“双立人”(各抒己见)
2018-04-09 00:00
人民日报-刘志强
  如果缺少有足够吸引力的民族品牌,让消费升级升到了海外代购、国际品牌上,中国制造不仅会失去“主场”之利,还会陷入市场空间愈发紧缩的被动境地
       
  前不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带红了一款产品——章丘铁锅,一时间销量猛增,求购者络绎不绝。不少人感慨,只要把这“三万六千锤、一锤也不少”的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中国制造肯定能出类拔萃、站上高端。
  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章丘铁锅无疑是幸运的。但反过来讲,若非在热门电视节目中亮相,它可能至今依旧默默无闻。与它的“瞬间爆红”不同,近年来德国厨具品牌“双立人”在中国的销售可谓稳步升温——就算产品价格比超市平价商品高出10倍,依然阻挡不住大量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这背后,既是让消费者卸下防备的稳定质量,也是百年经营积淀下的良好口碑,而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创品牌、树名牌,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路径,更是当前中国制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在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超过8000美元的当下,国内的市场需求会持续扩大,消费加速升级,中国制造也迎来由大到强的宝贵机遇。然而,如果缺少有足够吸引力的民族品牌,让消费升级升到了海外代购、国际品牌上,那么中国制造不仅会失去“主场”之利,还会陷入市场空间愈发紧缩的被动境地。要抓住契机、避免被动,惟有“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品质革命,根基在于质量,难点则在于品牌。这些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对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生产管控愈发重视,各行业产品的质量提升有目共睹。然而,对于品牌建设,认识可能就没那么一致了。在沿海地区,一些服饰类企业,原本有意在代工多年后经营自己的品牌,无奈此举投入大、见效慢,索性回头干起贴牌、继续寄人篱下。
  对于企业来说,是代工还是创牌,是经营高端品牌还是瞄准大众市场,都有权自主选择。但对整个中国制造而言,要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还真得有那么一批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先行者”品牌,从而助力集体形象的提升和竞争力的增强。近年来,高铁、核电等“中国名片”扬帆远航、享誉海外。相比这些大国重器,消费品品牌的崛起其实更容易左右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判断。遗憾的是,当前我们叫得响的消费品品牌还是少了些,且多集中于电子电器这一领域。
  树品牌为何如此之难?背后的原因很复杂,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到市场营销、投放广告,再到塑造企业形象、履行社会责任等等,哪个环节有明显短板,企业都很难把品牌叫响。但站在企业外部来看,原因却又很简单——仍以质量上乘的章丘铁锅为例,此次走红之后,本有机会乘势而上,但无奈当地生产企业众多、行业集中度低,加上一些不良企业趁机干起仿制和假冒的营生,很短时间内,市场上的产品优劣难分、真假难辨,绊住了品牌的马腿。反观“双立人”所在的德国,谁都敢拍着胸脯告诉你,“在我们这里,你不可能买到假货”,单这一点,我们就还有差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营造一个有利于品牌建设的良好市场环境,是力除中国制造顽疾之急需,也是品质革命起始之关键。让违反市场规则的人得到应有的严厉惩罚,那些尊重市场规则、有意愿好好做品牌的企业才能得到正向激励,才有可能从摸爬滚打中摸索出成功之路,我们这个制造大国也才可能实现从章丘铁锅到“双立人”的跨越,从而真正分享到消费升级的巨大红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0 10:28:21 | 查看全部
阻止住市场的浊流--假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0 10:29:00 | 查看全部
是创建品牌的重要途径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0 10:29:05 | 查看全部

谢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