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20|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网络)国新办网络局官员独家回应网络言论自由

发表于 2010-6-17 19:08: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06171276768639493_523.jpg
节目录制现场




     核心提示:一段时间以来,谷歌,这家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宣称要退出中国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甚至都已演变成了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一起外交事件。日前,针对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借谷歌事件影射中国干涉互联网自由的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表了声明,反对美方的无理指责。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主任、网络局副局长刘正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处长赵建国作客广东卫视高端时评栏目《聚焦中国》,回应质疑、畅谈《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以及中国政府对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
 国新办网络局官员独家回应网络言论自由
  一段时间以来,谷歌,这家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宣称要退出中国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甚至都已演变成了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一起外交事件。日前,针对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借谷歌事件影射中国干涉互联网自由的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表了声明,反对美方的无理指责。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主任、网络局副局长刘正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处长赵建国作客广东卫视高端时评栏目《聚焦中国》,回应质疑、畅谈《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以及中国政府对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
  怎样理解网络言论自由?
  刘正荣:
  我对西方主要国家的所有互联网法规,每一个,每一篇,每一章全部研究过,在互联网不能发生哪些行为,也都有明确的规定。
  关于自由,自由人人向往,自由越多越好。我们的宪法法律也保障公民的基本自由。但那到底有没有绝对的自由?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上网,是不是你在网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答案是不是的,我对西方主要国家的所有互联网法规,每一个,每一篇,每一章全部研究过,对于哪些内容不能在互联网上传播,都有明确的规定。在互联网不能发生哪些行为,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可是我们互联网的立法原则和内容,和世界上多数国家是完全一致的,还不是      
  基本一致的。但是管理互联网各个国家有各自的观点会不同。
  赵建国:
  所以说在西方国家的一些发达国家的网站上,按我们通常理解,中国网站互动栏目这么多人发言,他们肯定也很多,甚至比我们还更多。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他们互动栏目开得很少,这个新闻不是每一篇新闻都有评论的,它只有觉得需要哪一个东西来,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来共同讨论的时候它才放开,不需要共同讨论的它不放开。还有一个就是说,到了晚上比如说下班了以后,它的论坛就关了,就不让人再随便发言了。我有人值班的时候我再把论坛打开。这样在网上的发言相对就比较有序一些,当然西方也有,出了很多问题,在网上导致对名誉侵害,受到法律起诉,它也都有,但是中国跟韩国的状况比较接近,网民喜欢说一些情绪性的话,韩国就是用这个问题出台了一个新的法规。网上确实不应该那么无序地在说话。
  中国互联网受到管制吗?
  刘正荣:
  为什么要去控制互联网呢,没有这样的出发点,也从来没这么做过。
  对互联网内容的管理,各个国家的法律管理略有差异,但是有几条是一致的,比如不允许利用互联网来煽动颠覆推翻政府,煽动暴力,煽动社会不安定,还比如不能利用互联网来侵害他人的名誉,比如你造别人的谣,这在任何地方是不允许的。我们发表白皮书之后,很多国外的媒体都进行了报道,总体上是可观的,但是如果把控制这个词用于中国的互联网管理,我想是不恰当的,因为我们从来也没有试图控制互联网,也不可能控制互联网,如果看一下这个白皮书,我想这个白皮书里面的观点,就是代表了中国政府的基本观点,我们是把互联网放在实现现代化重要手段、重要工具、重要渠道这么一个高度来看待的。所以为什么要去控制互联网呢,没有这样的出发点,也从来没这么做过。
  互联网管理应该删帖吗?
  刘正荣:
  那么出现这一类的信息,国外是怎么管呢?它有几条原则,一条原则叫有错必究,当政府部门或者社会公益机构、法院通知你网站,你哪条信息有争议,可能是违法的,侵害他人权益的,那么这个网站必须尽到最大努力,立即阻止相关信息的传播。还有一条,还有一个通常做法,就是我刚才讲的,通知删除机制,就是有专门的部门,来审核,来评判,这个信息是不是该删除,一旦政府部门决定,你这个信息应该删除,它就具有法律效应。
  什么样的帖子会被删除?
  刘正荣:
  删帖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有,但我想是少数这样的情况,无缘无故网站删一篇东西,这种情况我想很少发生,总是有原因的,我作为一个管理者之一,参与管理的人员之一,我会关注什么呢?这个信息是不是明确违背了法律规定,很多时候要求删除的帖子,包括说某一个人的什么事,很夸大了,但是你这个个人说另外一个个人的事情,当一个政府部门得到这样的投诉的时候,他也有义务去满足其他公民的这种需要,也应该为其他公民服务。我们建议这个信息进一个网站你不要传播,因为你可能触及到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了。
  管理部门每天删除多少帖子?
  刘正荣:
  我们当然希望这样的事情越少越好,更多的是由网站自己去发现哪些信息不该传播,但确实会有这样的情况:我们设立了“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我们每天得到的投诉举报是几千起,也许从几千起里面挑出那么几起,会要求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去跟网站沟通,删除这样的信息。我想这完全正常。不仅仅我们中国这么做,各国都在这么做。在互联网上什么都可以说,这种状况一定是不存在的。
  中国会实现实名制吗?
  刘正荣:
  网络是否应该实名制,一直存在巨大争议。早在2002年,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李希光
  提出建议“中国人大应该禁止任何人网上匿名”。他的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李希光事件”。直到今天,网络实名制仍是数亿网民关注的问题。在国外,韩国是最早提出网络实名制的国家。日本、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也先后出台法规政策,推行网络用户实名制,执行新的严格立法。我国将如何面对网络实名制?
   实名制不等于暴露个人信息
  刘正荣:
  实名并不是说您在互联网上发言的时候,要把您的名字,你的身份证号码、电话等等,显露在网站上。不是这样,那是一种信用制度,实际上就是身份的确认制度。比如说你在实名应该包括,你买互联网服务的时候,你应该告诉你是谁,比如说你建网站的时候,你要让公众可以了解到谁建了这个网站,这些基本的东西。现在有些朋友把这个实名制简单理解到在网上发言以后要实名实姓了,是简单这么理解。
  实名制有可行的时间表吗?
  刘正荣:
  我想这项工作呢,前几年开始,很多网络就开始了。这是一个过程,因为我们互联网规模如此庞大,你不能做到哪一阶段要到一个什么程度,哪些网站怎么做。是一个鼓励的方向,提倡的方向。


        来源:第一视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