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3|回复: 1

别人眼中的自己

发表于 2018-4-14 08:07: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是我们的‘学霸’。”前几日去理发店,碰巧遇到一位中学同学,在店主询问时,她用了“学霸”这样一个离我相去甚远的词来介绍我。我自知不是什么学霸,但她的评价却令我深思,在别人眼中,我是什么样的?
我知道,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自卑的人,因此我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免于落后于别人。我热衷于各种竞赛:上学时经常参加作文比赛、讲故事比赛、化学竞赛;上班后参加演讲比赛、知识抢答赛等。在这些竞赛中,我投入很多的精力,当然也博得了很多荣誉。同学口中的“学霸”一词大约也源于此。但我知道,自己配不上这个词汇。因为对做事,自己缺乏持久的耐心,总是今天热衷这个,明天又关注那个。学霸一词,应该属于那种有持久耐心、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同学,而我显然不是。
我在日记中写道:原来别人眼中的自己与自我认知差距那么大。
当然,有许多时候,自我认知并不正确。我对自己的声音,一直很有自信。因为上学时曾担任晚会主持,后来参加演讲、诗歌朗诵等,都有不同的奖项收入囊中。但最近参加一个朗读活动,这个自信却打破了。在这个活动中,每天录制一段音频完成打卡。录制过程中,自己可以点开收听效果,满意后再提交。一直以来从未关注过自己的声音,凭着一种想象和期待点开,却大失所望,这个声音沙哑,且粗陋不堪。我多次尝试,尽量将声音放柔和,终于达到满意的效果。打卡结束后我忽然惊觉,难道这就是自己日常的声音,与别人对话我从无压制,发表言说也从无刻意,难道就是这个沙哑且粗陋的声音,伴随了自己大半辈子。更可怕的是自己浑然不知,甚至还多次认为自己的声音打动了周围的人。
我们认识的自己,与呈现在别人眼前的自己确实大有不同,我觉得自己应当不断自省。当然这个自省,要有自己的标准。
在超市买东西,我因没有随波逐流去抢购促销货,被朋友定义为“傻”;遇到邻居大婶,我被一抹怜惜的目光击中:“可怜的孩子,每天爬六楼。”遇到旧同事,我被划为另类,或者冠以“才女”之名。
而我自知,这些评价都与我相差甚远,虽不认同,但不说破,毕竟他们的评价来源于片面,只是偶尔的相遇或一瞥,最了解自己的,还是自己。我想: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不要因别人一个赞誉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别人一句诋毁而妄自菲薄,只要做人有底线,处事有标准,就不必在意别人怎么看,保持本真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7 14:10:08 | 查看全部
千个人眼中千个哈姆雷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