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9|回复: 0

杨柳飞絮如约而至,为何不一砍了之?

发表于 2018-4-18 10:31: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日关注
    “杨柳飞絮虽然对市民生活有一定影响,但杨柳树作为北京的乡土树种,在生态作用上有诸多优点,不能因为飞絮就否认它们巨大的生态贡献。”针对有些市民提出把产生飞絮的杨柳雌株砍掉的建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认为,一砍了之要不得。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在这踏青季节,杨柳飞絮又“如约而至”。
    17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由于前期低温天气,今年杨柳飘絮时间较往年推迟一周,今年北京市将多措并举,综合治理30万株杨柳雌株。
    杨柳絮以风为媒
    飞絮是什么?张志翔介绍,春季空中飘散的杨柳飞絮其实是杨柳雌树的种子和衍生物,杨柳树为了传播繁衍下一代,每逢春天,就“派出”这些白色絮状的绒毛,携带着种子,以风为媒,漫天飞散。
    专家介绍,杨柳飞絮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短期、轻微少量的飞絮对生产生活并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北京市现有的杨柳树主要集中种植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我国城市绿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可选择的树种相对较少。
    “那时,杨树和柳树凭借着适合北京土壤和气候、易于繁殖成活且生长速度快、养护成本较低等先天优势,成为北京绿化的主力树种。而随着这些杨柳树逐渐成熟,开始出现飞絮现象。”张志翔说。
    改善生态大功臣
    “杨柳树是增加北京城市绿量、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功臣。”张志翔说。
    杨树高大挺拔,具有很好的遮阴效果,而柳树不但树形婀娜多姿,且冬天落叶晚,春季发芽早,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同时杨柳树还具有释氧固碳、降温增湿、减菌杀菌,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等显著的生态功能。
    研究表明,一株胸径20厘米的杨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释放氧气125公斤,滞尘16公斤;一株胸径20厘米的柳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释放氧气204公斤,滞尘36公斤。
    “毛白杨是我国的乡土树种,适应性强、树体高大、遮阳作用明显,同时还起到降尘、降噪等作用。”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康向阳说。
    治理要标本兼治
    近年来,杨柳飞絮备受关注,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坚持标本兼治,科学治理杨柳飞絮。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副处长杜建军说,去年北京市启动了杨柳飞絮治理试验和示范工程,结合绿化景观提升疏伐并更新优良乡土树种、注射花芽抑制剂和实施柳树雌株“高接换头”等技术措施,标本兼治,治理杨柳飞絮40万株。
    “于今春启动的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已经明令禁止使用杨柳雌株,在工程建设中将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树种应用,打造多树种、多品种、乔灌草相结合的混交林模式。”杜建军说。(科技日报北京4月17日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