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咱就光会干活,可没有管人的能力。”前几日出门,刚好遇到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一位老师傅,他是一名司炉工,一辈子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岗时曾多次被评为公司以及省级市级“劳模”,如今早已退休在家。当笔者感慨这位老师傅一辈子都是普通工人时,老师傅摆摆手,说出了本文开头的那句话。从这几句话中可以看出,老师傅对自己的工作生涯很满意,同时也表明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当官的料,所以也不强求。这种观点,在如今物质为上的时代中越来越少见了,资料中所提到的那位化工企业员工王建民,缺少的应该就是这些吧。
资料中说:该员工因两项技术改造成果和平时的积极表现被评为劳模,获得荣誉很开心,但这荣誉并没带来工作晋升,还经常被“绑架”去要求解决难题。因此他开始抵触、消沉。笔者认为这是不对的。有句话叫“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如果这位员工真的各方面素质都很全面,工作能力过硬,企业制度绝不是阻碍他晋升的障碍,他的障碍,应该还是源于他自己的“修为”不够。首先分析荣誉的来源,最关键的是两项技术改造成果,如果没有这两项成果,估计王建民仍然籍籍无名。但是,仅凭两项技术成果就必定得到晋升吗?这显然是不能划等号的。杂志曾报道过许多劳模事迹,有许多劳模都是成果不断,荣誉几乎等身。相比他们,王建民显然还在起步阶段。况且,一般来说,技术改造都是群体活动,王建民也只是其中一员,也许表现突出,也许是带头人,但是说到底,也不能抹杀别人的助力作用。其次是王建民的态度:获得荣誉就想着晋升,晋升不成就消极怠工,这显然是工作态度不端正和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一个人工作的目的是实现自己的劳动价值,获得荣誉只是对自己一个时段工作的肯定。但这荣誉并不代表全盘,荣誉也不是晋升的唯一条件。另外,晋升,考验的是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如果仅有工作能力没有管理能力,或者工作态度不端正,怎能达到晋升的条件?
笔者不由想起了2000年,单位下辖的某电厂筹建过程中,两位同事不同的表现最终得到了不同的结果。甲同事工作不踏实,基础知识不牢固,但他凭借自己的小聪明,这里提建议,那里指点下,也获得了一些成绩,在筹建过程中被评为“点子王”。乙同事与他截然相反,整天闷头工作,跟着施工队一起看图纸、安装设备,不断向人家请教学习。电厂筹建结束,厂长提拔乙当了车间主任,甲不服气,提出公平竞争。结果笔试和实践操作几轮评比下来,甲大败而归。由此可见,基础工作和综合素质才是晋升的基本条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资料中的王建民还是应该提高自身修为,重点放在夯实基础上。应当学学本文开头的那位老师傅和筹建电厂的那位乙同事,端正工作态度,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也可以拓宽思路,学习一下管理方面的知识,并注意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多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博采众长,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就像一颗种子,需要每天吸收阳光雨露,才能不断成长。只要拥有耐心,相信终会有厚积薄发、脱颖而出的那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