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0|回复: 0

[转贴] 师旷的眼睛

发表于 2018-4-22 14:49: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王鼎钧

  ——左手画方,右手画圆,则两皆无成。

  师旷研习音乐,造诣未精,发觉“艺之不成,由心之不专,心之不专,由目之多视”。他用艾叶熏瞎自己的眼睛,從此心无旁骛,终于成为中国古代的大音乐家。

  这个故事是教我们做瞎子吗?不是,它只是鼓励我们专心,专心始能有成。“上天很吝啬,他只允许一个人一生做好一件事。”这话虽然有些过分,却很值得人们警惕。

  为什么专心才会成功?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肯专心。人生原是一种竞赛,不肯专心的人,不啻自动放弃了锦标,让别人后来居上。到了现代,学问与技术都愈专愈精,而社会上夺目驰神、分散精力的因素又愈多愈强,“专心”就尤其重要了。

  所谓成功,就是专心的人彼此之间长期竞争而产生的结果。专心未必就能夺得冠军,还要看天分和机缘。然而在“专心”的行列里,即使站在最后一名,也还是置身于精英之列,比那些玩忽怠惰、因循无知的人领先很多。

  ——少年坐在蔷薇上,则老年坐在荆棘上。

  人们尊敬青年人,犹如看重开奖前的奖券,不断地猜估它到底能中几等奖。这张“奖券”提高“行情”的唯一方法,就是自强不息。

  什么时候“开奖”呢?中国传统的说法是30岁,较新的说法是40岁。孔夫子最宽大,把“不足畏”的极限延后到50岁。总之,人要及早努力,以免“老大徒伤悲”。

  当然,世间有无数的格言鼓励老年人继续学习,那些格言是为失去青春的人而写。你若还年轻,何必坐待老大再接受那种鼓励?

  (摘自《广州日报》2017年12月21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