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0|回复: 0

[转帖专区] 不能“牛不吃水强摁头”

发表于 2018-4-23 19:12: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题:不能“牛不吃水强摁头”

  新华社记者 齐健、吉哲鹏

  西部某贫困县非要给大山里的易地扶贫搬迁点配套门面房,这些看似高配的生产资料长期闲置发挥不了作用;东部某地农村旱厕改造强制推广“双瓮式”冲水厕所,冬天一上冻就冲不出水;还有西南某省的一个村子为了完成上级调整种植结构的政策指标,打出了“你敢种我敢铲,坚决消灭苞谷秆”的标语。

  这些惠民政策的初衷都是为了让群众过得更好,却因不顾客观实际、不尊重群众意愿,简单粗暴地强推,要么把“担子”甩回给了群众,要么给群众带来经济损失,要么挫伤了群众积极性。一些政策落实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就搞一刀切,规划“以一知万”,招标一招了之,到最后反而给基层工作平添时间、精力、资金成本,甚至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影响脱贫攻坚总体进程。

  好政策源于样板、试点,推广起来更须因地制宜。劳动技能单一、就业增收渠道狭窄等问题是长期存在的致贫原因,搬迁安置的条件不一样,扶持群众增收的方式就不相同,如果安置点不在集镇、旅游区,却家家都要求建门面房,难道“你买我的盐巴,我买你的酱油?”

  政策再好,都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只有尊重群众意愿,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政策实施效果,惠民增收、脱贫攻坚才能事半功倍。反之,不听群众的,靠一纸规划、一个命令、一条标语就想推动工作,再好的政策也会在执行中出现偏差,要么效果打折扣,要么出现反弹反复。一旦让群众陷入折腾,今后再好的政策也推不动。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放手发动和使用各级干部,相信他们有因地制宜落实好相关要求的能力,唯有压实任务不捆住手脚,统一思想不僵化思维,才能把好政策真正落实到基层。

  好政策需要用群众语言去宣传,需要因地制宜去落实,更需要跟群众打成一片的好干部去贯彻。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做“绣花针”,不做“扎人针”。面对纷繁复杂的任务,上级单位不能光想着定指标、压任务,基层部门不能只琢磨如何应付检查,而是要想群众之所想,穿针引线到基层,把好的政策主张有效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