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60|回复: 0

构建人人能够成才 人人得到发展的机制

发表于 2010-6-19 22:03: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为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重大创新,《人才规划》明确提出,“构建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参与编制工作的专家学者表示,这一机制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科学人才观,为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培养开发的机制及其政策体系已经形成,但仍存在一些体制机制的障碍。“要使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有利于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关键在于创新。”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应当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人才竞争的巨大压力,都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此,《人才规划》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把教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基础性环节。

  “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激发学习者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重视培养他们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注重公民意识、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张力说。

  值得注意的是,《人才规划》在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目标要求中尤其强调,坚持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教授认为,这一条意在使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构建立足于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需要,为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各项目标做出重要贡献。“也只有以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才能有力促进我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必须瞄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优化教育的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建立健全多元招生录取机制,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大力开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萧鸣政认为,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建立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人才规划》确定的2020年我国‘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将成为今后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创新的重要着眼点。”张力表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已成为我国建设人才强国的迫切要求。

  事实上,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政治、军事和能源竞争背景下,特别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欧洲、北美等国纷纷制定教育和人才发展战略,以便在全球化的人才争夺中占据有利位置。作为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全方位地深度开发人才和人力资源。“在这样宏阔的大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更应当以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从制度建设上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可靠保障。”张力说。

  由此,《人才规划》明确提出,我国要努力构建包括国民教育在内的“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终身教育体系”。“这就更具体地勾勒出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三大特点。”萧鸣政进一步解释,“网络化”是指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这一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终身教育实现广泛覆盖;“开放式”是指社会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并使之广泛开放,使国民能综合运用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而“自主性”是指国民在教育中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教育资源。

  “构建这样一种体系需要统筹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和制度建设,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支持发展各类专业化培训机构,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张力说。(来源:人民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