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4-25 14:20:19
|
查看全部
三大攻坚战的世界贡献
三大攻坚战直指的突出现实问题并非中国独有,而是很多国家都面临的共同挑战考验。回望过去,我们所付出的努力,为化解全球性难题作出了令人瞩目的积极贡献,充分展现了大国担当;展望未来,打好三大攻坚战,将为全球治理提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中国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我们贡献“中国探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金融市场跌宕起伏,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低增长、低通胀、低需求同高失业、高债务、高泡沫等风险交织,金融风险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在国际金融风险面前,中国党和政府始终有着高度的清醒与警觉。近年来,在一系列整治市场乱象、遏制资金脱实向虚的政策引导下,我国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资金“脱实向虚”势头得到一定程度遏制,宏观杠杆率增速已经有所下降。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银监会与中国保监会合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动作频频,瞄准的就是监管不协调、存在监管真空等问题,为防风险提供更加持久稳固的体制保障。我国金融风险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国际背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也将为稳定全球经济作出重要贡献。我们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过程中所坚持的“在改革发展中解决问题”战略思维,“结构性去杠杆”基本思路,都将为全球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提供有益借鉴。
精准脱贫,我们贡献“中国样本”。贫困问题始终是人类共同的挑战和考验,反贫困是人类共同的奋斗目标。放眼全球,很多老人、妇女、儿童依然饱受饥饿和贫穷的折磨,目前全世界仍有数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发布的2017年《发展融资:进展与展望》报告显示,如果不加强国际合作和国家层面的行动,到2030年,全球仍将有6.5%的人口面临极度贫困的威胁。为更好推动全球反贫困事业,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都把第一个目标确定为减贫。30多年来,按照世界银行人均每天消费支出1.9美元标准,全球贫困人口持续下降,这其中我国扶贫成就居功至伟,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高达70%,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未来3年我国将基本消灭绝对贫困,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20年如期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完成现行标准下全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将提早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消除一切形式的极端贫困现象”目标。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彰显,也是“四个自信”的具体体现。我们不仅把中国减贫方略、减贫经验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发展中国家共享,同时还尽最大努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减贫,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新贡献。
污染防治,我们贡献“中国力量”。地球只有一个,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近年来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土壤侵蚀等大范围环境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提问时明确表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饱含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深刻认识。当前,我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合理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环境严峻挑战,增强了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多年来,在解决国内环境问题的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已批准加入3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或议定书。中国的努力,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完善全球治理、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为全球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挑战、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开辟了广阔空间。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源头防治,打赢污染治理的标志性重大战役,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四个结构”,做到“四减四增”,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这将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环境问题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