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4-26 18:30:28
|
查看全部
咖啡社会角色的转变
作为全球排名第二的大宗商品,咖啡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咖啡以前的世界,简直令人无法想象。但咖啡走了500年,才成为你早餐中的美味饮料,而且一路上经过四大洲,曾被赋予多种不同角色。
传说中,有位埃塞俄比亚牧羊人,看到他的羊群嚼过苦味浆果后变得兴奋且秩序大乱,大为惊讶,于是跟着拿起那浆果放入嘴里,结果也兴奋得四处跳。他发现了咖啡的秘密效果,而就是这秘密效果,最终促使咖啡在也门落地生根,成为当地作物。
15世纪中叶,阿拉伯半岛上的苏非派,发现咖啡正好有助于他们思索安拉时保持清醒,因而咖啡首先受到伊斯兰教派的青睐,但保守的伊斯兰神学家担心它致瘾的特性会使人偏离探索最高境界之路,因而不久咖啡即遭这些神学家的痛斥。1511年,他们在麦加街头焚毁数袋咖啡豆。后来,土耳其的大维齐尔 (即首相) 发布敕令,凡是经营咖啡馆者,要受棒打之罚;再犯者就缝进皮囊,丢入伊斯坦布尔海峡。
在欧洲,咖啡于17世纪开始受到喜爱,正值商业资本主义兴起之时。这种中世纪的中东豆子,摇身一变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商品。它最初是由威尼斯贸易商引进欧洲,但这些最早经手咖啡买卖的人,把它当药看待,认为它可治眼睛痛、水肿、痛风、坏血病。不久,伦敦贸易商开始在咖啡馆喝咖啡谈生意,咖啡馆作为商业中心,数量增加了一倍。乔纳森和盖拉威两家咖啡馆,还作为英格兰的主要证券交易所长达75年;弗吉尼亚和波罗的海两家咖啡馆,担任商业和海运交易所则达150年;罗伊德咖啡馆成为世上最大的保险公司。咖啡馆还充当办公大楼、传播最新消息的“便士大学”,以及最早的男人俱乐部。咖啡推动商业发展,却惹恼做妻子的女人,她们痛恨丈夫沉迷于阴暗、嘈杂的咖啡馆,一致抨击“这种低劣、又黑又浓、龌龊苦涩发臭、令人作呕的泥潭水”,指称咖啡让男人性无能。叫英王查理二世比较担心的,不是上咖啡馆可能误了男人的家庭责任,而是上咖啡馆者讨论政事,于是他着手关掉咖啡馆,结果未成。
在欧陆,咖啡馆渐渐成为因资本主义经济而发达致富者的象征,成为为这类人服务的场所。这类人构成新兴的有闲阶级,也就是后来所谓的咖啡馆社交界。但咖啡蔚为主流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关于咖啡的医学价值,辩论非常激烈。在瑞典,有对双胞胎兄弟因犯了杀人罪而被判死刑,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发挥优良的科学传统,拿这两个死刑犯做实验。他让他们免于一死,但要其中一人此后在狱中,喝饮料只能喝茶,另一人只能喝咖啡。结果喝茶的先死(享寿83岁),瑞典从此成为世上人均咖啡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在各国首都,咖啡馆生意兴隆。据布伦南的说法,咖啡馆在巴黎的大行其道,证实了“上层人士决心要拥有自己的聚会地点,不与低阶级人士混在一块”。有些咖啡馆,例如巴黎的普蔻(法国第一家咖啡馆),是文艺界人士的交流中心,伏尔泰之类就在这里讥刺贵族的可笑可恶。维也纳的海因里希霍夫咖啡馆,为一身铜臭味的商人带来经商灵感,也为勃拉姆斯和其他大作曲家带来创作灵感。其他咖啡馆,例如我祖母在维也纳经营的莫扎特咖啡馆,提供扑克牌、台球和诸如此类较轻松的消遣。就在咖啡馆的悠闲气氛中,酝酿了重大的发展。非法经营的咖啡馆与公民社会的诞生、公共空间的出现、半封建贵族阶层的瓦解,密不可分。因此,不足为奇,德穆兰于1789年7月13日,在伏瓦咖啡馆里谋划了攻击巴士底狱的行动 (有些人主张这行动为现代世界揭开序幕)。法国大革命期间,咖啡馆依旧是行动策划与鼓动不满的大本营。
随着哐当作响的工厂催生出工业时代,咖啡渐渐地不只代表悠闲,还代表劳动。在美国,咖啡成为普及化的致瘾性饮品,用以帮助大群劳工朋友撑起垂下的眼皮,唤起逐渐涣散的眼神。咖啡的主要角色,不再是宗教冥想或做生意或休闲消遣的饮料,反而变成工业时代的闹钟。
20世纪,咖啡遭抨击会导致心脏病和溃疡,提神功效相形遭冷落,但其消耗量有增无减。喝咖啡不是在冥想启悟的场合,不是在社交场合,反倒往往是开车时或匆匆赶路时囫囵吞下。从上天所赐的万应灵药,到资产阶级饮料,到工业商品,咖啡已成为职场饮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