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5-7 15:11:36
|
查看全部
3 不要被工具花样迷了眼
面对这么多渠道,招聘HR们已经越发苦闷。我认识的HR中已经有95后小妹子开始去学爵士舞准备视频招聘了,甚至扬言即便找不到人,万一做个网红也是极好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去不去抖音不是个问题,因为所有工具都是为招聘工作服务的。
无论招聘的花样怎么变,工具怎么更新迭代,招聘的核心原理都是一样的。
第一步都必须搞定需求。
产品有个词,叫做"用户画像",用在需求中刚好合适。
用户画像就是为用户打标签,构建出清晰的虚幻的适用对象。
招聘的用户画像应该叫做候选人画像,从需求中挖掘出对应的标签可以让你如虎添翼。
比如,你要招一个程序猿,那你就要了解了,这个岗位需要哪些技能?
从需要的经验、条件,这些经验要求中提取标签。比如,需要500强企业出来的3年以上**工程师,这样的人才对应的标签可能是:大企业背景有流程化思维,团队合作能力,3年经验代表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和培养为leader的潜力。
再进一步推断:
企业背景代表这类人比较喜欢浏览行业前端内容--其关注点
经验代表其处在事业上升关键期,会注重学习进步与上升渠道--其痛点和需求
...(此处省略其他推断过程)
然后这个需求你就吃透了,不光清晰的知道了要怎样筛选候选人,还挖到了对方的需求。那么选择渠道对症下药,可以在OSCHINA等各大行业论坛潜伏,可以猎头挖猎,可以脉脉领英等想方设法扩展人脉圈搜寻或者内推,在筛选简历时能迅速抓到重点,在挖人的时候,也能戳中痛点,提高成功率。
所以,各种工具和平台,我们要根据候选人画像,对号入座。
如传统网络招聘:根据垂直度选择,作为招聘的基础手段
QQ群、微信群、朋友圈:可传播H5,充分利用人脉,适合招聘中基层员工,行业岗位不限。
微博:可以通过企业账户运营,招聘混迹互联网的各种人才,比如产品技术运营等,80-90后。
行业论坛:潜伏撩各种技术大牛,或者普通技术人员都可。
领英、脉脉等社交APP:招聘职位取决于你的人脉圈。比如你长期招聘技术,就可以用心经营技术类人才的人脉圈,效果比较好。
抖音游戏直播等新兴娱乐应用:所以年龄新或者脑洞新的新新人类,思维活跃会玩的人才都在这里。校招,实习生招聘也是极好的,氛围严肃的企业恐怕要绕行。
简单讲就是:你要的人有哪些标签?他的痛点是?他们会混迹在哪些平台?
然后就去这些平台捞人。
你也可以跟已经到现场面试的其他候选人聊聊他们都在哪里找工作,然后总结下,重点发力。
你甚至可以运营微博公众号,就像95后小妹子说的,即便找不到人,万一成功做网红也是极好的。
招聘,真的是一个技术活,引领你和优秀候选人的除了缘分,还有努力。
愿你确认过眼神儿,招到对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