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9|回复: 0

印象神垕

发表于 2018-5-9 14:45: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散文随笔
印象
杨福建

古镇、古桥、古街、老屋、庙宇、钧瓷,这就是给外人的印象,走在老街上,象是穿越时光隧道一样,一切都显得那样的古色古香,古朴而优雅。宋瓷制作工艺,琳琅满目,色彩鲜艳的,摆在各家店面的博古架上,五光十色,直刺游人的眼光。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笼罩着整条老街,五脊六兽的浮在房顶和房沿上卧伏着曲径通幽的深街长巷,身旁紧紧依偎一幢幢青瓦木楼和一户挨一户的小商铺,仿佛在述说着几百年来这个深山古镇的富庶繁华走在青石铺就是路面上,游人摩肩接肿,听一样呼声,一样叫卖,看一样的动作,一样的钧瓷。古镇四周群山环抱,风景秀美古朴典雅富于韵味,坦然如同谷幽兰古朴斑驳的十里老街,刻满岁月痕迹的幽深民居,高耸的烟囱古街、古树、古民居,古玩、古钧窑,为神垕古镇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也将带你进入神垕一世繁荣和千年的回忆这就是神给我初始印象
老街两旁鳞次栉比的民宅一进三或一进五的深宅大院错落有致排列在古街的两旁,每个院落人口少则数十口,多则上百口,大多数院落都是以一个姓氏聚居,便形成了白家院落,象温家大院,辛家大院等,一般人家都是深宅大院,望门富户,均是门第高大,布局对称。每家大门进去后,便是一堵木质屏风,人从屏风两边走,屋内设施古朴典雅,有太师椅子,圈椅,高帮椅子,古铜深色的台矶和条矶,放在东西两侧,房子是歇三顶式的,雕梁画栋,门窗上方的过木多是砖雕、或木,或石,做工细致精美,典型清式建筑风格。
在老街最引人注目的古代建筑是伯灵翁庙,它不仅是古镇的代表性建筑,也是古代建筑的集大成者,伯灵翁庙也叫窑神庙,位镇区老街中心。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宋代,据现存碑文记载,重建于明朝弘治八年(即1496年)距今有500多年是钧瓷文化象征性建筑,是神钧都瓷镇的重要标志。庙内主要建筑物有窑神庙、花戏楼、道房、东西日月厅,正门为花戏楼窑神殿供奉有三尊神像,他们是窑神孙伯灵,相传为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因其随师鬼谷子学艺,曾烧过炭,既是烧炭的祖师也是瓷业的窑神;另一位是土山大王,即历史上的舜帝,据史载,舜曾陶河于滨,被窑民们奉为司土之神;第三位是金火圣母,相传是一位跃火祭钧的民间女子。
庙门外设计的一个抱庭,由石狮、石柱组成、石雕古朴、庄重引人入胜,这种做法在省内众多古建筑中是少见的。花戏楼是伯灵翁庙的主体两用建筑(即山门和戏楼合用),兼出、入、演戏为一体,设计精巧,雕工细致,古朴、庄重、美观、大方,整个戏楼采用木结构为主的歇山顶式,九脊飞檐,楼阁式建筑,上边龙飞斗拱,层层叠装,阴阳浮雕,盘龙凤,狮象竞争,玲珑透剔,线条明朗,棱角分明优美,戏楼内雕梁画栋,粉壁彩屏,以盘龙透雕为中心的井图案,其造型设计,线条构描,别具风格,极尽精工,全楼都是彩釉琉璃瓦盖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楼脊中心立麒麟,腾云架雾,背驭钧瓷宝瓶,栩栩如生,呈现出一派祥瑞之气,据悉这个花戏楼,至今唱戏不断,是由当地瓷业帮会供养一把泥梆子戏,长年在花戏楼演出,免费供人们欣赏娱乐,给古镇带不少文化气氛,
是古街和瓷器组合体,在流览古镇风貌的同时,这里的陶瓷也让你为之一惊,古镇以瓷闻名,瓷以古镇而生辉,两者相得益章,珠联壁合。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于5000多年陶瓷文化的积淀,1000多年钧瓷艺术的传承滋养,丰富的历史建筑遗存造就了具有典型中原文化特色的千年古镇。神后因钧瓷而得名而兴盛,“神”地名曾被古代帝王四次皇封声名显赫。明代曾有人形容“进入神山,十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满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繁荣景象,钧窑是宋代五大官窑之一,今天又是中国北方陶瓷生产销售集散中心。
走在古镇满目的钧瓷映入眼帘,这些钧瓷外形各异,有龙、有马、有菩萨、有鸡、有牛、有鼎即有把玩娱乐的摆件,也有生活气息浓厚的日常用品,那些美轮美奂熠熠生辉的瓷器诉说此地的富饶和丰足。神垕钧瓷,胎质坚固敦实、造型端庄典雅、釉色艳丽绝伦、气质含蓄雍容华贵,而独步天下,被列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它以"入窑一色,出窑万"而闻名于世,社会上曾流传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说。徜徉在古镇上,那些古朴的建筑,流光溢彩的瓷器,如果你想留念,可以伸手一试,许多店铺里,备有制作坊,你可以在师傅的指点下,从活泥到拉坯直到完成一件作品,过一把手工制作陶瓷的瘾。古镇和瓷结合,即能欣赏古代建筑,又能看到陶瓷制作工艺,这种特色在许多旅游景点是没有的。古老的镇街,艳丽的瓷器,是古镇的元素,镇为载体,瓷为内容珠联壁合,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正在焕发着二次青春。看完这里的一切我深感古代人民智慧和勤劳,他们用双手打造的花戏楼、关帝庙,幽深院落小巷,辘轳古井。被后辈们发扬光大,不仅传承了祖业,而且利用这些古老的手艺及建筑,开发旅游,又成了他们谋生的方式,周而复始,代代传承。古镇风貌,钧瓷文化成了这里的一道风景线,一定会流传千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