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3|回复: 0

上海老字号商店是怎样取名的

发表于 2018-5-10 09:07: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老上海商业繁荣,大店小铺鳞次栉比,百业俱全。每个店主都希望为自己的商铺取上一个好名字,因为店名对商店来说不仅有关声誉,有时甚至还会影响生意。那么,上海的老字号都是怎样取名的呢?

  以姓名作为店名 以自己的姓名作为店名最为简单,既可表示产业为己所有,又能建立自己的声望。这类的命名方法,一种是将姓名全部上牌,如广东路上创办于1933年的“杨振华笔庄”;一种是让部分姓名上牌,南京路上的“王开照相馆”,其店主叫王炽开,广东人,店名取了比较简易好记的“王开”二字;还有一种是姓氏不上,只上名,如南京路上的“鸿翔时装公司”就是以店主金鸿翔的名字命名的。

  当时还有不少合资的店铺,采取姓名合成的方法,如“老正兴菜馆”的“正兴”二字,乃是从初创时的两位主人祝正本和蔡仁兴的名字中各抽一字组成的;另一种是用含义的办法使大家都满意,如“老介福绸缎局”,初创时在九江路,为两个福建人所开办,店名则巧妙地取为“介福”二字。

  以“生意兴隆、富贵吉祥”等字命名 发财致富、生意昌顺是商人们最大的愿望和目标,因此隆、发、富、盛、茂、昌、利、福、祥、顺、源等字在招牌上便随处可见。这也是采用最多的一种命名方法,如大富贵酒楼、大加利酒家、协大祥绸布店、恒源祥绒线店、福禄寿点心店、茂昌眼镜店等。

  以姓或名加吉祥字词命名 有的店主既将自己的姓名置入店名,又把吉利字词加入其中,两全其美。如虹口塘沽路上的叶大昌茶食店,是上世纪20年代由浙江慈溪人叶启宇开设的,店名取自己的叶姓,加上“大昌”二字。还有赫赫有名的沈大成糕团点心店、汪裕泰茶号、王宝和酒店等,都使用了这种方法。

  以商品或店铺特色命名 如当时位于虞洽卿路(今西藏中路)上的“顺风车行”,是因经营国产“顺风”牌自行车命名的;南京路上的“五芳斋”之“五芳”,是指该店所做的糕团主要采用玫瑰花、咸桂花、松花、莲荷和薄荷五种香料。

  当时,有两家中药店的名字取得很特别,一家叫“徐重道国药号”,一家叫“郁良心国药号”,前者店主徐之萱以“重道轻财、为民除疾苦”为经营原则,故取是名;后者是老城厢富商郁屏翰所开,据说有一次他派人去药店买药,受人奚落,他便自己开了一家药铺,立志要做“良心店”,故用此名。

  以“亭台楼阁、花木风月”等字命名 将店名加上一个建筑、园林的通名,可创造出一种特别的意境。“亭台楼阁”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点缀,有些店主将其引入店名中,还有的采用旧诗中“花木风月”等词汇,为店铺带来一种高雅、清静、闲适的气息。沪上名店中,比如杏花楼、松月楼、稻香村、朵云轩、功德林等店名都使用了这种方法。(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