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01|回复: 0

[2010年劳模展示] 奋斗在电解岗位上的“发明家” ——刘互良

发表于 2010-6-22 11:24: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你别看他话不多,学历不高,可他却是我们辰州矿业公司的小小发明家。” “勤于实践”这在只有初中文化的刘互良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82 年 10 月参加工作以来,他积极参与各项技术创新,大改小革活动,获得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 项,获得公司“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4 项、7 个奖项目在运用于生产中已累计创造价值 200 多万元。2004 年他被评为怀化市劳动模范,2008 年 4 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评为省劳动模范,2010 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刘互良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斗在酸雾大、气味浓、环境差的电解岗位上,为了干好这行,他每年都从不多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来购买专业书籍,并且虚心向同行的老师傅、冶炼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请教。365 行,行行出状元。勇于拼搏的刘互良在一个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了众多的成绩:他把浓硫酸改用稀硝酸浸入阳极泥,月节约硝酸费用 9千余元,年节约费用 10 多万元;他将铅阳极泥处理方式改变了,使用铜阳极泥处理工序减少,周期缩短,对锑电解工序质量也有大的改善,年创效益可达 20 万元左右;他改进铅电解工艺,大大降低了阴极铅的含金量,不但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金直 ( 回 ) 收率,年创经济效益 50 万元以上……公司同事告诉记者,刘互良的发明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而“身背”这么多发明和荣誉的刘互良却一点架子也没有,他总是和大伙打成一片。

        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记者在生产车间记者见到了这位本土“发明家”的庐山真面目,一米七几的身高,皮肤黝黑,一双结满老茧的双手见证了他的工作难度和强度。见到记者的到来,憨厚的刘互良含羞地说:“我是干技术活的,说不出啥大道理,这都是本职工作。”说完,他又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来源:怀化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