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97|回复: 0

[2010年劳模展示] 董志平:苦练21年成了“钢筋王”

发表于 2010-6-22 14:22: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提要]  董志平说,除了家人,他最爱的就是硬邦邦的钢筋水泥了。在公司日志记载中,凡董志平负责施工的项目,钢筋损耗量均在1%以下。
  
    红网长沙5月1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李柯夫 实习生 郭妙)董志平说,除了家人,他最爱的就是硬邦邦的钢筋水泥了。这话不假,他和钢筋打了21年交道,硬是凭着一手过硬的钢筋手艺赢得了钢筋王的美誉,今年4月底,他作为农民工的代表参加了北京的全国劳模表彰大会。

  董志平是湖南沙坪建筑有限公司钢筋班班长。进公司的那年,董志平仅17岁。回忆起进入这个行业的原因,董志平憨实地笑笑:“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特长,在哥哥带领下,我也成了一名普通的钢筋工。”

  尽管初入行,在同事看来,董志平却已有着和其他同事不一样的地方:“印象中,他比别人对工作更认真和执着,对每项工程负责。”“别人把钢筋工看成苦差事,但他当成生活的乐趣,拼命学习这个行业里的知识。”

    董志平21年只做并做好一份工作


  现在,他能把40多页的《国标03国标G101》一字不差背下来。他还对钢筋制作中的每一道工序,比如弯曲机、切断机、对焊机等相关机械的原理与使用全都熟稔于心,技艺成熟精湛。

  在公司日志记载中,凡董志平负责施工的项目,钢筋损耗量均在1%以下。公司行政总监陈剑波说:“可别小看这1%,在施工项目动辄上千万元的钢筋使用量中,这可不是小数目。”陈剑波介绍,在竖向钢筋制作过程中,董志平创造性地采用了两层交错布置方法:“仅此一项创新,就节约钢筋80吨以上,创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节约了钢筋的同时,丝毫未影响建筑的质量。

  对一手绝活,他从不吝啬传与他人。在公司领导的提议下,他开始了“传帮带”,通过公司举办的农民工学校,有针对性地给工友们讲解专业书籍上的理论知识。目前,董志平已培训钢筋工上千人。经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徒弟都成了各地钢筋工领域的技术骨干。

  对现在的一线工人,他建议,即使从事最底层的活,也可以多想想,能不能换个方式做得更好?能不能有新的思路?这样,才能实现从纯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转变。

来源:红网综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