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79|回复: 1

[2010年劳模展示] 陈汶祥:港口设备的“诊治大师”

发表于 2010-6-22 14:32: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深圳特区报
4.jpg


  在每日巨轮穿梭、货通四海的港口行业,作为一个电气维护工人,陈汶祥非常普通。但就是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陈汶祥和他的班组兢兢业业、刻苦坚韧、不懈努力,守护着巨港的正常运转,创造出让全国港口行业瞩目的革新技术,并因此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最大价值。

  从零开始

  中专毕业后,陈汶祥进入广州一家电子厂。尽管他积极肯干,但书本知识与实践需求严重脱节,他逐渐感到前途渺茫。如何提高书本知识与实践需求的黏合度,让他开始有意识地对电控、机电知识的理论与实践孜孜追求。

  2001年4月,陈汶祥来到深圳,被招商港务公司聘用,成为一名港机维修学徒工。由于以前从未接触过港口行业,门机、桥吊、场桥等这些码头设备对他来说见所未见,更谈不上维修了。

  怎么办?从零开始,一定要啃下这些硬骨头!陈汶祥暗暗下定决心。此后,他天天泡在码头,从熟悉设备开始,一遍遍跟师傅学习实践,下班后则抱着厚厚的图纸、资料回家钻研。两年后,他的勤奋与努力有了回报:他能根据工况和图纸判断出故障点,提出处理办法。逐渐积累经验与技术的陈汶祥在班组同事中脱颖而出,并考上了高级电工。很快,他被公司调入新组建的岸桥设备维修队。

  2003年,招商港务向上海振华机电公司订购一批先进的岸桥设备。这种设备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公司派出3人到上海振华去监造,让他们跟踪生产流程,以更好地熟悉设备。陈汶祥被选中为其中一员。到了上海,陈汶祥没有花一天时间去游览,而是一头扎进车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8、9点,除了吃饭,全部身心都扑在设备上。当时正是8月,车间里酷热难耐,但陈汶祥浑然不觉。他不断对照图纸与机器,把每个参数都熟记在心,对每个工况细节都不放过。经过两个月的苦战,当这组全新设备运到深圳后,他们已不用厂家技术人员指导,自己就能熟练操作、维护了。陈汶祥过硬的技术与踏实的作风获得公司高度认可,2005年,他被评为公司优秀班组长,并获公司第四届技能竞赛电工专业组第一名。

  精心维护

  公司的肯定,给了陈汶祥莫大的鼓励。但他没有自满,而是以学无止境的态度,开始对港口机械进行系统研究。他说,机械如人,会生病;生病后,需要医生诊治;治病则需对症下药,这就靠诊断了。

  如何诊断?陈汶祥借用中医“望闻问切”的方式。“望”——看机械动作,如行走、旋转等是否按预置程序运动;“闻”——听机械设备的声音,是否异常;“问”——问司机遇到的异常情况;“切”——实际测量各项参数。在这四项工作中,“切”更难,因为许多关键参数作为商业秘密,厂家是不会给的。面对这些问题,陈汶祥在机械运作正常的情况下,就把许多参数测量好,记在笔记本上,一旦发生故障,他就重新测量,然后根据参数差异判断哪个元器件故障。陈汶祥说,“望闻问切”最难的、最关键的是综合逻辑分析,准确判断事故部位,分析故障原因,开出“治病处方”。

  正是一个个良药妙方,确保了设备正常转转。一次,该公司的2号岸桥发生故障,小车行走中突然停车,几秒钟后又正常,但显示屏没有故障显示,测量各点的数据也正常。岸桥的小车全速度是172米/分钟,突然停车会使驾驶室的所有物品前后倾倒,司机绑着安全带也会受到很大冲击,吊具因晃动而无法控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鉴于这种情况,公司通知了制造商。制造商先后派了十多个技术人员过来,前后跟踪一个多月,但依然没有找到“病因”。陈汶祥急了。他决定用“最笨”的办法——把系统线路与控制部件一一拆查、测量。他带领几个队友,在机器不作业时开始查、量,花了一周时间,终于在一个电路模块后发现了轻微漏电现象,这是用常规仪器无法检测出来的。前后诊断了几个月的故障就这样解除了。这件事不仅为公司消除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成功挽救了价值2000多万元的设备,也给生产厂家带来不小震撼。

  通过这件事,陈汶祥也更深地认识到:在工作中,只有把日常的维护、保养做得更细、更深,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他经常和队友互勉:“机器也像人,你对它好,它就会给你更好的回报。”在他和队友们的精心维护下,多年来,他所在码头的设备故障率一直保持同行业最低水平。

  大胆创新

  在技术追求上,陈汶祥始终不停地大胆创新。厂家设计的设备只针对大众化功能,速度、控制方式等都是模式化标准。陈汶祥根据招商港务码头作业量、操作环境等实际情况,对这些设计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改进。通过这些改进,现在码头上每次装卸船舶,基本都能做到零故障。

  在码头现场,小发电机修理后,试车采用的方式是,用脚踩着电机,给好励磁,用手转动转子,测量电枢端的微量电压变化,从而判断发电机的发电是否正常。但是,有时试验好的发电机装到设备上却会出现充电不足、充电电流过大损坏蓄电池等情况,并影响到设备的正常抢修时间。如果把发电机安装到设备上试验,仅安装拆卸发电机就要1个小时,还得停用一台与发动机相对应的设备,不符合“修理备用的配件不影响设备生产作业”的准则。对此,陈汶祥动起了脑子。他想,能不能做一个装卸简单的架子,且能模拟设备的动力、负载等条件的辅助设备?他用小电动机代替了发动机的动力,并安装了励磁表、电流表、电压表、电池组负载、灯泡负载,在快速装卸支架上用一根小杠杆调节传动皮带的松紧程度,投入励磁、负载通过开关控制,然后试验该发电机,整个过程在7分钟就一气呵成。这样,不仅能检测到发电机整流内阻、定子匝间短路、励磁量等原试验方式无法检测的数据,而且保证在抢修、临修、保养过程安装的发电机都是正常的,可谓一举多得。

  2006年,处于节能减排的需要,公司提出对码头场桥等设备进行“油改电”改造。陈汶祥和队友们接下了这一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这也是没有先例可循的技术。如果用老办法,场桥接电必须架设电缆线,电源随着场桥的滑行而不断移动。经过不断试验、构想,他们想出了电缆卷盘供电方式。在场桥上连接一个电缆卷盘,电缆只用插在一个固定电源上,场桥移动时,电缆可通过卷盘收放自如,而且使用成本低、安全性高。有了这个创想,他们开始反复试验、测量,8个月后终于达到满意的效果。这项电缆卷盘成果不仅获得了国家专利,而且很快被其他码头效仿。如今,几乎所有新生产的码头场桥设备都配备了电缆卷盘。

  引言

  陈汶祥,招商港务(深圳)有限公司机械二部固机队电气班班长,高级技工。2001年4月进入招商港务(深圳)有限公司,由港机维修学徒工做起,一年后成为公司优秀班组长;2006年,其班组所在队获驻深团工委“青年文明号”;2008年,被交通运输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交通行业“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9年,获评“广东省劳动模范”;201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

  劳模感言

  如果说我个人取得了一些成绩,首先是深圳这个大环境给了我机会。公司领导非常尊重、支持我们大胆革新,给我们提供了进取的平台。我所在的班组也一直有这种提倡学习、钻研的风气。在我个人而言,既然进入了码头机械这个行业,就要踏踏实实从零起步,不断摸索、锻炼,努力做到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2 17:41:2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