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5-28 17:10:50
|
查看全部
鲜明的实践品格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共产党宣言》诞生于欧洲大陆各式各类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工人阶级普遍觉醒及担当革命主力军之际,其蕴含并彰显出来的革命性、实践性不言而喻。《共产党宣言》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强调“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对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思潮罔顾现实、消极腐朽的品性深恶痛绝,在《共产党宣言》中作了尖锐的批判,指出封建贵族进行的只是文字斗争、基督教的社会主义“只不过是僧侣用来使贵族的怨愤神圣化的圣水罢了”,形容“真正的”社会主义为“吓唬来势汹汹的资产阶级的稻草人”,抨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只是蒙骗工人的“纯粹的演说辞令”、空想社会主义倡导的是“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可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主张和诉诸革命实践的意图是直接的、强烈的。
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革命实践品格还突出体现在其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和艰辛探索。《共产党宣言》宣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共产党宣言》集中地彰显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指引着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无产阶级革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便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前景光明、任务艰巨,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和科学思想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视为自身的神圣职责,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今天,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充分践行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品质,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实现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同时,我们也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作者单位: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