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增强员工安全素质而开展的安全培训,却成了员工“梦周公”的“催眠曲”,按理,安全培训关系员工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员工应积极主动才对,但缘何兴趣不高呢?
安全培训为啥不受青睐?
〔问题捕捉〕
“王平、李军,醒醒,咋睡起觉来了!”6月22日,重庆能源集团渝阳煤矿培训中心刚开展自救互救安全知识培训不一会儿,培训班负责人陈银全发现王平、李军几名员工就发出了轻微的呼噜声,赶忙叫醒。
“咱对这个培训没兴趣,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王平揉着眼回答。
“安全培训是提升员工的安全技能素质,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怎会没兴趣呢?”参与听课的笔者有些纳闷。
“矿上组织我们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是为我们身体健康和生命着想,这本来是好事,但老师的讲课太深奥,我听不懂,要是通俗点就好了。”王平怨言。
甲组三班班长何法说:“矿上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应多重实际操作,理论培训应少开展,毕竟员工文化知识参差不齐,有的员工本来就快退休了,大道理听不懂也没兴趣;有的员工才从农村丢下锄头,参加工作没几个月,没多少文化,一门心思地想多挣钱,听理论课就像听‘催眠曲’,不打瞌睡才怪。”
针对员工们的意见,该矿分管安全培训的副科长王江告诉笔者:近期公司接连发生两起安全事故,而追究事故的根本原因都是员工安全应知应会掌握不好及行为不规范导致。为此,矿上决定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并实施“两条腿”培训,一是强化理论培训,促进员工的基本标准知识的掌握;二是强化技能培训,进一步规范员工操作行为。但由于培训都是集中讲课,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导致培训引力不大。同时,个别员工也存在培训只是过场,没有实质作用的错误思想,培训过程中,老师在上面口干舌燥不厌其烦地讲,下面却成了“梦周公”和“吹牛皮”的场所。
王江接着说,矿上已针对存在的问题拟制了解决方案:一是要求师资在设计培训方案时结合员工实际,并在培训前将培训方案及课件交培训科审核,保证培训不脱离实际;二是开展员工点题、按需送课的“栽培式”培训,由培训科将教师备好的课程认真梳理筛选整合,配成符合不同工种员工口味的“菜谱”,发放到员工手中,让员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做到员工喜欢怎样的培训就开展怎样的培训;三是结合员工工作实际,合理安排培训时间,让员工培训与休息劳逸结合,调动员工参培的积极性。
笔者感悟:安全培训是员工的福利,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最深刻最根本的方法,更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根本所在。忽视安全培训等于切断“安全链”,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杜绝违章操作,才能真正铸牢安全这根链条。但要提高安全培训效果,让员工主动青睐培训却不容易,需要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一是企业要不断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充分激发员工主动要安全、主动参与培训的激情;二是员工个人需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安全为自己、安全为大家”的思想理念,努力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增强自保互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争做本质安全型员工。(李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