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88|回复: 0

[2010年劳模展示] 坚定信念勇闯致富路——谭德富

发表于 2010-6-24 16:19: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南华农业信息网
1.bmp

  他叫谭德富,是广东省南华农场十五队一位普通的党员职工,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和科学致富的信心,在平凡的生产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28年来,他从一个欠债户,成为广东农垦家喻户晓的致富能手;从小打小闹承包20多亩土地起步,发展到了今天的206亩甘蔗和58亩香蕉,年均纯收入超过60万元。在2010年的“五一”节前夕他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天意弄人,辛苦劳作换来创业败
  1982年,刚从部队退伍两年后,谭德富来到南华农场工作,开始认认真真地当起了割胶工。由于在部队养成了坚忍的性格,谭德富很看重第一份工作,工作认真耐心,割胶技术提高较快,第2个月被评为二类胶工,第3个月被评为一类胶工,第5个月便当了班长。尽管割胶工作需要起早摸黑,相当辛苦,但他感觉到生活还是有滋有味。1985年农场开始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谭德富觉得是个好机会,不顾割胶工作的艰苦,另外承包了队里53亩没有人想要的土地,种了20多亩柑桔、20多亩香蕉,同时养了28头猪,兼做腐竹生意,用猪粪作肥料浇灌柑桔和香蕉,办起了象模象样的家庭农场。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他包地种柑桔和香蕉的头几年,由于年景不好,大的台风较多,每年都是眼看香蕉的收获期到了,总是被台风毁掉。种的柑桔也一样,产量高的时候,赶不上好价钱;市场行情看好的时候,年景又不好产量不高。1985—1989年四年间,由于年景不好和市场萧条,他包地种植柑桔和香蕉,不但没有赚到钱,而且连种苗、肥料钱都亏掉了,更加没钱交农场的地租,几年下来欠债十几万元。

信念坚定,坚持投入勇闯致富路
  面对第一次创业的严重打击,谭德富曾悲观失望过,不知道如何是好。是4年多的军旅生活,炼就了他勇往直前和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质;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鼓舞着他不怕艰苦,勇往直前。经过冷静思考之后,谭德富有了与多数人不同的看法,认为作为党员要对党、对单位负责,不能欠了债,就一走了之,一定要想办法还债,坚信继续在农场承包土地,搞好家庭承包经营。
  后来,谭德富凭着坚强的意志,一边认真做好割胶、种蔗等岗位工作,一边坚持承包土地种植各类瓜果蔬菜,慢慢还债。1996年是他创业道路上的春天,他看到甘蔗和香蕉价格较好,大胆地与朋友合伙,扩大甘蔗和香蕉的种植面积,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不仅还清了以前的债务,而且还有部分结余,第一次赚了钱。赚了钱尝到甜头之后,他更加更加坚定了承包甘蔗和种植香蕉的决心与信心,坚持逐年适度增加投入和扩大规模,探索规模种植和多种经营。从2005年开始,他把甘蔗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0亩以上,也正好是那年,南华场遭遇了建场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旱情持续时间长。为了抗旱保蔗,他雇用了几个民工,用手扶拖拉机拉水和机井抽水淋蔗,关键时期我和妻子坚持轮流工作,日夜奋战在抗旱第一线,确保人停机不停,一天24小时有人抽水淋蔗,反复淋蔗。由于淋水抗旱功夫做得足,谭德富承包的甘蔗在全场减产50%的情况下,新植甘蔗亩产达到了10吨,宿根甘蔗亩产达到5.3吨,当年种蔗纯收入超过15万元。从2006年开始,谭德富不仅在15队包地种甘蔗和香蕉,而且还在6队承包150亩地种甘蔗,把自己的甘蔗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到了200亩以上。

创新思路,科学管理打开致富门
  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谭德富创新生产思路,打破传统的种管方法,学会科学管理,走规模种植、多种经营和科学种管的路子。多年来,他摸索出一套种管甘蔗和自营经济作物的经验和方法:一是科学轮作。为了提高土地的肥力,他在保持甘蔗面积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淘汰部分时间较长的香蕉,种用时间差种上一造西瓜,等西瓜收了之后,正好赶上种冬种甘蔗,实行合理轮作,提高甘蔗产量。二是舍得投入。他先后投入5万多元,用于打机井、购置抽水机和水管等抗旱设施。同时在农场统一配施肥料的基础上,他每年都要投入1万多元购买化肥和糖厂的滤泥,给甘蔗开“小灶”,追施各种肥料。三是规模种植。他坚持逐年扩大甘蔗承包面积,2003年承包65亩甘蔗,以后逐年扩大到了2004年87亩、2005年102亩、2006年262亩,2007年和2008年保持206亩。2006/2007榨季,他承包的262亩甘蔗,产工业蔗2012吨,平均单产7.7吨,种蔗纯收入45万元。2007/2008榨季,尽管南华农场遭受了前期干旱、后期多雨的不利气候影响,由于他加强科学管理,当年承包的206亩甘蔗,产工业蔗1499吨,平均单产7.3吨,种蔗纯收入39万元;2008/2009榨季,承包的206亩甘蔗,产工业蔗1672吨,平均单产8.1吨,高出全场平均亩产2吨多,种蔗纯收入30万元。2009跨2010年榨季,承包甘蔗206亩,产工业甘蔗1670吨,自留甘蔗种165吨,平均亩产8.9吨,高出全场2吨多。四是发展自营经济。他在种好甘蔗的同时,稳步发展自营经济,坚持每年种植50亩左右的香蕉,年获纯利25万元。2008年和2009年谭德富家庭纯收入超过60万元。

共同富裕,携手乡亲共奔小康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几年,谭德富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先后新建了别墅楼房,买了摩托车、小汽车,用上了空调、冰箱、彩电等高档家电。回想起来,他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既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农场的好政策,以及干部职工的支持和帮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带头致富了,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其他职工一起致富。所以,谭德富总是带头执行农场的各项政策,带头支持和做好生产队布置的各项工作,毫不保留地利用自己的生产技术经验,指导职工提高种管技术,搞好岗位生产,主动帮助有困难的职工,把自己的抽水机、水管等抗旱设施借给他们,热情为他们装机、摆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近年来,15队和6队的许多职工积极要求多承包岗位,走上了规模经营和科学致富的道路,涌现了广东农垦“十佳”优秀胶工韦亚青、南华农场“十佳”种蔗标兵陈家明等先进典型。目前,全队已有90%职工参加了危旧房改造,100%职工买了摩托车,95%职工用上了手机,20%家庭用上了电脑,2007、2008、2009年15队连续三年职工人均收入居全场基层单位前列。
  谭德富作为南华农场甚至是广东农垦的致富能手,他致富不忘本,以自己的先进事迹和生产经验影响着一大批职工骨干和有着跟他一样理想的创业者,他对自己取得的成绩还不满足,认为在广东农垦良好的创业环境下,自己应该继续努力,依靠政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怕吃苦,科学管理,农垦广大职工致富的路子一定会越走越走宽,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