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6|回复: 0

“冰箱之王”倒下带来多重警示

发表于 2018-6-11 16:56: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某司法拍卖网站突然传来消息:新飞即将进行破产清算,进行资产司法拍卖。此举意味着,新飞这个曾经盛极一时、打败过三星、西门子,远胜海尔、格力,一度被誉为中国“冰箱之王”的家电品牌已轰然倒塌。
  从国内一流的国有独资企业到拍卖清算,新飞30多年由盛到衰直至关门倒闭的轨迹背后,留下的是一连串教训与警示。
  企业发展要把握时代脉搏。上世纪80年代初,新飞从一家小型兵工厂开始转型,它的崛起契合了我国改革开放起步、人民迫切需要改善生活的时代大背景,鼎盛时期,新飞市场占有率曾高达20%。正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随后的发展中,企业经营者虽然也敏锐看到了国人经济生活水平的拓展与升级,但由于各种原因错过了改变经营方向的时机,虽然它“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企业改革要掌握足够自主权。新飞在后期发展中接连失去与时代共舞的机会,并非原来的新飞人不知进取、故步自封,关键是企业实行中外合资改制后,原新飞人失去了在企业的多数席位和在董事会的最终决策权,导致其正确主张得不到贯彻执行。
  政府介入企业改制要适度。新飞电器从巅峰走到尽头,很受诟病的一点,是在新飞历次引进外资、外资参股等问题上,地方政府代替企业拍板,企业作为主体却缺少足够的发言权。政府过多介入企业决策,致使新飞屡屡与发展、转型机遇擦身而过。
  企业经营要实事求是。外资参与新飞经营,乃至成为绝对控股的大股东,其本意当然也希望新飞继续辉煌。但外资决策者对国内产业情况没有清晰了解,对市场需求变化总是慢半拍。比如,外资方先是否决新飞创始人多元化经营的建议,继而又盲目进军小家电,便是佐证。
  曾经的“冰箱之王”黯然退场,其结局固然让人遗憾、痛惜,但从这一案例中汲取有益的警示,警醒其他企业通往未来的改革发展中少走弯路、避免颠覆性错误,无疑更为紧迫。(余明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