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前段时间与妻逛街见路边有卖小鸡的,那一只只金黄色毛茸茸的小鸡甚是可爱,让我不由得想起以前在输油小站里无意中一次养鸡的经历。
业余时间喜欢钓鱼的我,经常在离输油小站几公里的公路边的小河里垂钓,一天正在聚精会神钓鱼时,突然从公路上一辆三马车农用车上扔下来一个大纸壳盒子,正好落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出于好奇,我走了过去想看看里面到底是些什么?走近一看才发现是用来装小鸡的纸盒子,里面还有十多只毛茸茸的小鸡,有死有活的,这是专门孵小鸡的给养鸡户送后剩下不要的,就随手扔在了路边,又被我意外的拾到了。看着这些活着的小生命,我不忍心不管它们,于是我把活着的十只小鸡放在自行车框里带回了输油小站。
不养不知道,真正要养小鸡才知道事还真多。首先找来小纸箱子给小鸡安“家”,怕它们冷又给纸箱里铺上棉花,晚上还要用白炽灯照着增加温度。喂食方面也有一些讲究,小鸡不能喝水,喝水会拉稀,吃的小米需先用热水泡一会,然后再捞出来放在小碟子里喂它们。就这样养了一段时间,小鸡都活着,每天还拿出去晒太阳,中午最热的时候再拿到阴凉的地方。不过有一天妻子因为忙忘记把晒的小鸡拿开,结果被晒死了几只,最后只剩下了六只小鸡,一直到养大。
稍微大一些可以满地跑了以后,开始给小鸡喂粮食吃了,以为鸡小吃不了多少,正好当时输油站里有自己办的“三产”,妻子和另外两名个员工承包了小饭馆,客人吃剩的米饭、馒头、饼、面条等粮食,就成了小鸡每天的“口粮”。鸡一点一点的长大,小纸盒是装不下了,正好小站家属区院墙边有以前为职工搭建的鸡棚,现在基本没人养而闲置,被我派上用场,用来养这六只鸡。可能是肉食鸡品种的缘故吧,逐渐长大的鸡我怎么也看不出公鸡、母鸡来,虽然只能算是半大鸡,可它们长得比成年笨鸡要大不少,对于已经是“年轻小伙”的六只鸡来说,这点残羹剩饭已经不够它们吃了。于是,我从农村集上的农民那里买来玉米准备喂它们,开始,我以为它们见了玉米粒保准会欢天喜地的争抢着吃,可我想错了,它们只是看了看地上的玉米粒就不再关注了。我猜它们可能是从小到现在就没有见过玉米,更别说吃了,所以不认玉米。没有办法,我只好又从集上买了一只笨公鸡回来,由这只吃过玉米的乡下“老师”,带着它们一起吃玉米,别说这一招还真管用,在“老师”的示范与身教下,这六只“城里鸡”很快就接受了玉米。
对我来说,鸡养大了最难的一件事就是宰鸡这事,过去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想吃鸡了到市场有杀好的白条鸡、分割鸡、现点现宰的,并且给你剁好,选择性也多,回家洗一洗就可以下锅了。自己养的鸡从小一点点的养到大还真有点下不去手,养鸡是为了吃肉,当“侩子手”是没有办法的事。这时就会想起小时候看奶奶杀鸡的过程,奶奶杀鸡总会默念:“小鸡小鸡你莫怪,你本来就是一道菜······”一边手起刀落把鸡杀了。这是我奶奶每次杀鸡时必有的仪式,算是她老人家对禽内亡灵的劝慰与超度吧,这句话也等于她留给我的重要文化遗产,令我在杀鸡的时候稍微心安一些。
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是有价值的,值得我们付出努力。当富裕让你日渐忘却贫困,闲散日渐动摇奋斗的决心时,我们曾经的理想与追求的激情,希望永远不要被磨灭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