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8|回复: 0

新论:“上海精神”与儒家文化相合相通

发表于 2018-6-12 21:38: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在产业、能源、贸易等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多、互补性越来越强,就是最好的证明。
“上海精神”的深厚内涵,与儒家“和合”理念相通,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尤其要看到,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也带来国与国之间以及一国内部贫富差距的问题,解决之道不是要排斥经济全球化,而是对其改革与完善。“上海精神”中的“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正是对于这一弊病的矫治。《周易》强调“各正性命,保合太和”,《论语》也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经济全球化绝不意味着要抹杀文明的差异,而是求同存异的过程。在其他场合,习近平主席多次引用孔子“和而不同”的主张,这种倡导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各美其美、和平相处的思想,对处理国际关系具有深刻启示。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明传统和民族、宗教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秉持“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的理念,将有效解决地区难题、复杂问题。
正是上合组织所具有的“上海精神”,逐渐吸引周边国家主动加入。今天的上合组织,从中亚扩展到南亚、西亚,从原本的陆路扩展到海上的印度洋。上合组织“行胜于言”,从最开始不被世界注意,尤其不被西方看好,到今天真正显示出合作的成效,参与引领新一轮的海陆一体经济全球化,从而为世人所瞩目。在这个意义上,“上海精神”既与儒家文化相通,又是新型国际关系的创造。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12日 05 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