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10|回复: 1

一技千年传匠心

发表于 2018-6-14 08:57: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技千年传匠心(暖闻热评·匠人匠心②)
2018-06-14 00:00
人民日报-石 羚
  【关键词】传承
  【释义】传承,是联结往昔和未来的一座桥。工匠精神,离不开传承。一辈辈匠人,从手艺生疏到纯熟老练,技艺在手手相传、口口相授中薪火不绝。“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传承古法,延续文化根脉;掌握精髓,坚持守正创新。传承,既是要以艺立身,更是要以德树人。正如故宫古钟表修复师王津所说,“要是从这代人就开始糊弄,那后代人怎么干呢”。抱定一个信念,兢兢业业、孜孜以求,承接前代的真传,就有底气给后世一个交代。
  【点评】
  一座木塔、一件青瓷、一把琵琶、一段说唱,藏着古老中国的技艺密码。“不经一师,不长一艺”“人从三师武艺高”等民谚,也写下了传统技艺绵延流传的秘诀。
  传承即是荣耀。走马镇民间故事传人吴文,一张嘴说尽世间百态,师父魏显德掌握巴蜀1500多个故事;以毛胜利为代表的宣纸工,让“薄如蝉翼洁如雪”的古纸重现于世,他们的老师是千年前的能工巧匠;钻研彩塑30年的鲁勤学,改写了“自古敦煌不成陶”的历史,“我的老师就是敦煌莫高窟”……无论是口传心授、言传身教,还是家庭熏习、师法古器,前人筑基扬帆,后人接续起航,传承便也是“活”的了。
  匠心是技艺的灵魂,要修习更要传承。这不是拜师摆宴的形式,也不是盲目移植的轻慢,更不是以传人自居的炒作,而是让存乎一心的精细环节、精巧工序、精准节奏,能留存于时间、流传于世间。技艺不仅仅是个人的能力,更是时代和民族的瑰宝。也唯有更多人习得此技、工于此艺,才能开枝散叶,让技艺不至于成为绝学。传承,让一技可传千年、可利众生。
  传承的内容是技,但传承的关键终究是人。几千年来,那些雕刻、织染、锻冶匠人的名字可能变得模糊了,但如今的木器、布料和金银制品仍留有唐宋的影子、明清的风韵。与其说是器物留下了技艺,不如说是时间留住了匠人的精魂。传承的是技艺,更是智慧、是文化,是超越了时空的匠心。
  应该看到,传承不只针对老手艺和老工匠。海水稻的育种、可燃冰的开采、复兴号高铁的IGBT芯片……这背后的知识与智慧,何尝不需要传承?没有传承,卓然于世的创新科技也不免会断流、失色。在学校、在厂房、在研发中心,无数年轻人正汲取前人创造的知识、追踪最前沿的成果,他们的传承必将为未来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网言网语】
  先承,后传;先固本,后开新。
  ——@斫琴匠人
  呵护一种技艺,延续一种精神,就守住了一块文化阵地,就留住了华夏儿女的一个身份标识。
  ——@月亮心
  择一事,爱一行,做一生。尽精微,方可致广大。
  ——@秋夜渔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3 16:39:00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