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39|回复: 0

北京:非京牌车要管起来

发表于 2018-6-15 06:39: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街头驶过9台小轿车,就可能有一台是非京牌的,这就是当下的北京。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北京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即北京号牌的机动车达596.8万辆;而目前平均每周,6环内通过办理“进京证”在京使用的外地号牌车辆超70万辆。
  北京对非京牌车要不要管起来?这个问题,争论多年。现在,外地车的过度增长,“进京证”演变为不用摇号的日常行驶证的现实,使“政府该出手”渐成各界共识。
  要不要管?
  到了非管不可的时候了
  70万辆是什么概念?相当于香港全部汽车保有量。
  北京外地车牌高速增长,一是源自本地市民内需,绕过摇号得方便。据北京市交管局统计,这种情况约占总量的15.67%。
  “中签太难了,外地牌照办起来简单还不贵。”北京地铁4号线的终点,紧邻北五环。周边几个停车场,已停满了车,冀、蒙、晋、豫……各地车牌随处可见。开河北牌照车的熊先生告诉记者,2016年,通过熟人介绍,他花4500元办了一张河北牌照,成为有车一族。
  据记者了解,目前北京代办外地牌照市场很活跃,根据地域和获得牌照时间不同,一般收费5000元到6000元不等,甚至有些4S店也提供此类服务。
  更多的使用者,是在北京打拼的外地人。在老家买个车,开到北京用。
  2015年,北京市日均办理车辆进京通行证达5万张。2016年5月,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出台便民措施,规定外地客车通过“北京交警”APP,在网上就能办理“进京证”,持电子凭证就可行驶。此后,日均办证迅速增长到10万张以上。2017年以来,平均每周办理72.5万张。
  摇不到号的“刚需”,扎根北京的“北漂”;上外地牌门槛低,违法上路成本低。高需求与低成本叠加,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外地车在北京有了生长的土壤。
  据介绍,如果算上北京未加限制的六环外的车辆,在京的非京牌车,实际总数达到100多万辆的惊人数量。作为超大型城市,交通问题没法回避,也不能回避,所以,这一问题已到了非管不可的时候了。
  该不该管?
  相关管理措施呼之欲出
  机动车调控有序、“进京”无序的现状,必须改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北京市政府在倾听各方意见、经过反复论证后,相关管理措施已呼之欲出。
  “进京证”的使用,始于1973年,是为了方便进京办事的外地车辆,属于行政许可事项。现在,数量庞大的“进京证”已变了味。
  一是挑战摇号政策,影响社会公平。“在京长期使用外地车的情况如此普遍,已经对《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政策的执行构成挑战。”一位北京市政协委员告诉记者。
  “北京有限的道路资源和城市承载能力决定了对机动车进行调控是必须的,也是世界大城市管理的共同措施。”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袁茂存说。按照《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和《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方案(2017年—2020年)》要求,到2020年底,北京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要控制在630万辆以内。这是从城市发展和资源承受能力等多方面考虑提出的硬指标。
  二是影响大气污染治理硬措施。进入2018年,北京机动车排放已成为PM2.5的最大“贡献”者;而100多万辆车的计划外贡献,极大地增加了治理难度。
  三是停车难矛盾增加。机动车年均增长远高于道路建设里程的增速,按在册数统计,北京城镇地区居住停车位缺口总数高达129万。“我们小区停车位本来就紧张,现在还有很多外地牌照的汽车长期不上路占着车位。”家住海淀区的刘女士说。
  在近两年的北京市两会上,不断有代表委员提出强化外地车辆管理的建议。社会公众问卷调查显示,93%的北京市民支持加强外地车辆管控。
  怎么管?
  宽严相济,刚性政策,柔性执行
  对这么多“本地化”的非京牌车辆,怎么管起来,确实是个难题。
  记者了解到,为了制定管理政策,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听取各方面意见,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诸如用车者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等实际需求。因此,即将推出的新政策,将是一个管理目标明确、又宽严相济的措施。
  所谓宽,就是考虑到汽车是个大件,将给足市民处置时间。据了解,管理措施发布后,会有一个一年半左右的过渡期,过了过渡期,才会限制使用。
  所谓严,就是未来将限制每台车每年在京通行时间,就是一年只能申请几次“进京证”,不能无限制使用。而停放,也有细致规定,纳入限制。而北京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也会升级,电子眼的功能将多样化。总之,“随便买,无限用”,是不可能了。原来的非京牌有车族,要早做打算。
  与此同时,北京市正进一步加大公交、轨道交通建设力度,以多种措施服务市民出行。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15日 09 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