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47|回复: 1

警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发表于 2018-6-25 11:00: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论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25日   05 版)  把天下事讲成身边事

  贵州黔西南  刘元通

  探讨脱贫攻坚,动情分享挂职故事,用亲身经历寻求共鸣;探讨农民工问题,利用假期走访村庄,获取第一手资料……近日,某大学一门名叫《深度中国》的思政课成为“爆款”。平易、亲切、真诚的课堂氛围和学术风范,受到不少学生追捧。

  高校思政课影响着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如果沿用过去“填鸭”“说教”“划重点”的教学方式,思政课就很难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深度中国》的走红启示我们,在实践中找寻理论深度,才能增强思政课堂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善于把课本知识跟生活体验对接起来,把天下事演绎成学生的身边事,课堂才能与学生的接收频率对接好。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教员不根据学生要求学什么东西,全凭自己教,这个方法是不行的”。注意力愈加宝贵的时代,就更应当具备受众意识。善用亲身的经历、体验和内心的感受为素材,多讲一些学生关心和困惑的话题,才能让“有意义”的也变得“有意思”,让每一堂思政课都得到更多心灵回响。

  

  警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江苏南京  王石川

  当前,微信群在工作中被广泛使用。不过,在少数基层单位,部分微信工作群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诱发工作务虚不务实,比如说微信群成了“拍马群”,有的甚至还存在公然索要红包的行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引人深思。

  互联网时代到来,各种新技术的运用、新平台的涌现,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便利。然而,也要避免形式主义等作风顽疾渗透到线上,成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仅仅是通过建微信群来落实工作,其实跟仅仅用文件、会议来落实工作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停留在口头、停留在纸面。在群里“秀工作”乃至于弄虚作假得到领导表扬,难免会伤害低调实干者的积极性;而如果在微信群里面有意无意索要红包,那就更可能突破廉洁从政的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无论“键对键”还是“面对面”,聆听民众心声、切实为民办事,都是各级干部不变的职责;为民、务实、清廉,都是共产党员应有的作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1 15:52:06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