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35|回复: 1

好人好报该咋报(民生观)

发表于 2018-6-25 11:02: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好人好报该咋报(民生观)
周珊珊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25日   13 版)  失主和拾遗者之间人性化、弹性化的处理方式,有利于鼓励更大范围内形成拾金不昧的良好氛围

  

  前两天和朋友聊天,他讲了最近的两次经历,巧的是,都是丢手机。不同的是,一次丢在了出租车上,一次丢在了高铁上。

  让笔者感慨的是,朋友的手机两次都完璧归赵。前一次,出租车司机给送了回来,朋友主动给司机付了300元“当作油钱”;后一次,铁路部门联系他去车站领取,朋友主动奉上一面锦旗。

  丢东西是很常见的。如果能遇上拾金不昧的保存者,失主在惊喜之余,该如何感谢?拾得者是事了拂衣去,还是伸手要钱来?分别该如何应对?这里就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首先,东西丢了,该不该向拾到东西者支付报酬?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东西丢了,是自己没有保管好,自己肯定有责任。如果愿意主动支付一定费用,也是对拾到者拾金不昧行为的鼓励,毕竟别人捡到,帮你看管、等你来取,也耗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适度的物质奖励,让好人得好报,可以降低行善的成本,引导良好的道德风气,有利于形成可持续的善意氛围。

  但是第二个疑问紧接着就来了,拾到东西者能不能找失主要补偿?该要多少钱?

  《物权法》说了: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也就是说,支付费用应在“必要”范围之内。

  实际生活中,这个必要费用就值得商量了。我一部手机3000元,他张口要2000元,合适不合适?对我来说有珍贵意义的照片,人家要500元,合适不合适?

  还好,这种极端事件不多。笔者觉得,失主自愿、适当给予拾遗者报酬,可以鼓励拾金不昧的德行;但拾得者如果狮子大张口,甚至失主不给钱就把东西破坏了,有德行为变成了缺德行为,就不是获取补偿,而是怎么赔偿的事儿了。

  对此,还是希望类似笔者朋友的做法能多一些。因为这种失主和拾遗者之间人性化、弹性化的处理方式,有利于事情的解决,更有利于鼓励更大范围内形成拾金不昧的良好氛围。毕竟,大家多互相理解有助于全社会的和谐,路不拾遗也许就悄然成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1 15:59:56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