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6-27 18:06:03
|
查看全部
03 战略管理层
甄别关键任务,配置资源,分配目标
战略管理层,指的是每个公司的那几个核心高层,也就是被员工骂傻比最多的那几个。
表面上:他们看起来最有权,目标任务都是他们分配的;他们看起来最讨厌,从来不顾任务有多难完成就往下派;他们最善变,定制度的是他们,改制度的也是他们,总是变来变去;他们看起来最悠闲,很会说从不干,一个决策花一周,最后领最高的薪水。
实际上:他们最无助,老板指个方向他就得开干;他们压力最大,因为他背负的责任事关成败;他们最焦虑,面对风险每天晚上睡不着是他们;他们不轻松,周六日被老板叫去开会的都是他们,24小时开机待命的是他们;最操心的是他们,他们要尽可能的协调好所有人和资源,才能不被各个部门骂死。
我做编辑时,带几个人,从零到一给公司做起来一个新号,帐号名字我取的,注册我搞定的,头像我构思找设计做的,文章是我一篇一篇写的。我觉得我是这件事的最大功臣。
实际上,最大的功劳可能是总裁和总编。
给出“做个新号”这个指令的,是他们;老板把内容业务交给他们,绞尽脑汁去判断做什么不做什么的,是他们。
而我,只是把那件正确的事做正确的人。
你也可以说,最大失败的也是他们造成的:他们当时没有在资源上有足够的支持 ,把大机会看成了小机会,如果他们当时能看得更清楚,分配给我更多资源,我会执行的更漂亮,如今我们这一块的业务会几倍强大。
战略管理层负责把正确的事找出来,并交给正确的人去做,过程中确定任务优先级,然后配置资源,把控事情的走向。
这简单么?很难。
彭蕾有句经典的话: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都只有一个,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一家创业公司,更多的不是秩序,而是混沌,马云刚创业时也是如此,资源很少,想法很多,若他手底下没有彭蕾这样心力强大的人,很多想法都只能飘在空中,无法落地。
彭蕾心力强,同时管人、管钱、管市场,马云有点什么想法,她都去想办法实现。心力强的人,敢于面对随时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和大难题。
2010 年阿里年会,马云对新上线的支付宝非常不满意,把警察出身的支付宝总裁邵晓锋当场骂哭。直接让对技术一窍不通的彭蕾接管支付宝。
彭蕾二话不说,立刻走马上任,进入了这个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她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加班,听取用户意见,一步步完善支付宝网购功能,最后把支付宝做到了 2.7 亿,日交易量 12 亿的成就。
所以,什么样的人能到战略管理层?
梁宁老师说:能否达到战略管理层,核心考核的,就是心力。心力就是无休无止操心的能力,因为资源有限,战略常变,兄弟都亲,没人满意。心力不足的人,做不了核心管理层。
04 战略决策层,愿力大于能力
一人面对千军万马,带领团队穿越生死
有一次跟东七门的内容同行吃饭,他们说马东经常下了班,一个人躲在办公室玩吃鸡,有时候周末专门跑到公司一个人打游戏。
我听到的不是悠闲,是一个老板无法与人分享的孤独。
一个老板,每天一进公司,就有一堆人需要他鼓励,可谁来鼓励他呢?只能自己鼓励自己。
他甚至不能展示自己的沮丧,不能表现自己的害怕和恐惧,一个老板应该是永远自信和充满勇气的。
可现实是,一个老板是每天都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每天都觉得自己公司快倒闭了。员工面对的是苦累,老板面临的是生死。
梁宁讲过一个朝鲜商人的故事。
19世纪,朝鲜商人林尚沃带商团到北京,和大清商人做红参生意,清商联合压价,希望成交价降到70两白银。林尚沃为对抗清商,借款收购朝鲜商团的所有红参,形成垄断。
清朝继续联合抵制,不降价就不买。林尚沃面对的压力是:他是借的钱,如果红参卖不掉,贷款利息他都还不起。
然后他做了一个惊人选择:烧红参。
每天烧一点,如果没人买,就把今年朝鲜红参烧光,今年中国市场上就没有朝鲜人参了。这一烧,清商联盟就崩了,按照林尚沃要求的160两白银成交。
有人问林尚沃,不怕都烧完了也没人买么?
林尚沃说:我动手烧人参时就想好了,要是所有人参都烧完,我就跳进火里自焚,和人参一起消失。
这就是面对生死、穿越生死的能力。你最多玩玩心跳,但我能跟你玩命,你要玩不起呢,那抱歉,我说了算。
梁宁老师说,战略决策层最核心的要求是“愿力”。没有大愿景的人走不远,暂时走得远是运气,长期走不远是正常。
马云28岁时,发现杭州开始出现很多外贸公司,需要大量专职或兼职的外语翻译,刚好杭州还没有一家专业翻译机构,于是他就创业做了海博翻译社。
之后的故事,很多人就熟悉了,翻译社生意不好,长期入不敷出,马云背着麻袋去义务批发袜子等小商品卖,用赚来的收入维持翻译社的运营。
结果发现,卖小商品比做翻译社赚钱多了,于是,同事们都劝马云直接开礼品店。
然而,马云直接拒绝了,他说:我们当初成立翻译社,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个市场需求,同时解决一些老师的就业问题,并不仅仅为了赚钱,既然这样,我们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三年亏损之后,海博翻译社盈利了。
写到马云,就想到刘强东。其实刘强东的愿力也很大。大家都知道,刘强东首次创业是开餐厅,听起来没有梦想。
其实不是,刘强东最初是大三时在中关村给人装电脑,那时候装电脑很赚钱,那做了一年后,他就反思:虽然打工赚很多钱,但只装电脑,这不是一个事业,只是可以赚钱。
所以,他主动放弃继续装电脑赚钱这条路,去开餐厅了。
刘强东开餐厅也跟别人不一样,他当时分析,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民以食为天,未来20年,吃在中国一定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行业,他希望在有一天他能在中国开一万家餐厅,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
我写雷军时说过,梦想和野心本身就是一个人的竞争力,而且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一个被巨大野心驱动的人,会极度自律、昼度夜思、殚精竭虑、不知疲倦,因为他不是想赢,而是必须赢。
一个没愿景的人,很难赢得了一个有愿景的人。有强大愿力的人,知道自己生而为谁,这样的人是带着某种使命在活。
探讨这个话题,希望给你也给自己三点启发:
首先,从职场层级上来说:职场分四个层次,每个人都要从第一层开始做起,你可以对照自己现在在哪一层,然后问自己想到哪一层,知道在每一层上做到优秀分别需要的品质是什么,最后你要去做去跃迁。
其次,从职业宿命上来说:一个人的职业宿命在最终哪个层级,很多时候都不是多吃苦少吃苦的问题,起作用的是,你的性格,你的心力,你的愿力,你的格局。
智力,执行力,心力,愿力。这些东西可以改变么?可以,但这是个长期的过程,你要长期不断的,吸收更多更强的精神资源,重构自己能支撑起更大愿景的精神结构。
最后,从自我实现上来说:这篇探讨这个话题,更多的目的,不是希望每个人都逼迫自己,去站到最高的位置上。而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更好的看清自己,每个人都要思考,你的本性是怎样的,你的心性是怎样的。
这个世界非常多样,自我实现的方式,不只那一种。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不要想成为别人,那是妄念,看清自己之后,要敢于接纳自己,爱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条路永远不会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