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7-6 16:50:36
|
查看全部
二、聚焦研究主业,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新型智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哲学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要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6]这为学会做好新时代行政管理研究工作明确了努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因此,学会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有关要求,以破解体制难题、促进市场发展、提高政府效能为导向,扎实开展一系列对策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继续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不断提升新型公共管理智库水平。
第一,以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开展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研究。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完善坚持党的领导体制机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进入新时代,如何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完善坚持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党的领导体制机制面临哪些新情况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有效地实现党组织在各个领域的全覆盖?如何保证党组织在各类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如何正确处理各类组织中党的领导与业务决策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具有深远而又现实的意义,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具体而言,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提出探索省市县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职能相近的判定依据、具体认定标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采取合并设立,什么情况下采取合署办公。再如,如何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遵循精简、统一、效能原则,为党的基层组织如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中专职从事党务工作的人员提供保障。还有,如何实现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等,均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第二,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开展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并且进一步指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迈入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标准和要求更高了,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还体现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如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需要在总结这些年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际,开展深入研究。一方面,要站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高度,研究政府职能边界,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与人民群众的新期望相比,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还有哪些短板要补上来?政府进行的管理活动有哪些是低效需要加以改进?哪些是无效甚至是负效率的要加以改革?研究政府行政管理事务的范围及相应的机构设置标准,政府各类机构诸如组成部门、直属机构、特设机构的关系以及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与群团机构的关系,如何科学配置政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权力职责,为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夯实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立场,在梳理、总结、评估广东等各地“放管服”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从政府规制等理论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如何借鉴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的划分研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含义及其范畴,如何将政府部门以认定、确认、评价等名目设定的、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但又不属行政许可的行政职权纳入改革范畴,研究如何调整完善政府规制的结构,大幅度放松经济性规制,旗帜鲜明加强对涉及公民健康、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社会性规制,并研究如何采用价格、合同、成本收益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运用大数据来创新规制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此外,还要从构建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的高度出发,研究如何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如何强化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的运用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针对基层企业群众办事手续繁杂、证明多乱等顽症痼疾,研究如何推进政务服务智能化、便捷化。
第三,以政府间事权规范化法律化为方向,开展层级政府间权责关系研究。我国幅源辽阔、人口众多、地区差异大,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历来都很重要,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就此进行了专门论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党的十九大要求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这是一个对行政体制改革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提出解决层级政府上下职责同构、权责划分不清晰不合理等问题的方案和建议。一方面,要在借鉴境内外有关政府间事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我国层级政府间事权划分的依据、标准及具体范围,如何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的划分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省、市、县、乡镇政府的职责权限划分,研究提出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的对策措施、方式方法及实现路径。另一方面,要综合研究层级政府间事权划分的机构编制、财税、法制等保障制度,分析层级政府间事权划分对机构设置带来的影响,研究提出统筹和优化配置不同层级机构编制资源的对策建议,分析层级政府间事权划分后的支出责任,研究提出层级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保障制度体系,分析纵向政府间事权划分后的法律制度及组织机构的职能、权力、责任、运行机制,研究提出完善政府间事权法律制度体系和组织机构法律体系。
第四,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开展“数字政府”改革与建设研究。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已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政府治理大数据工程。广东省对此高度重视,已根据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出台了《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方案》,着力统筹推进电子政务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政府治理数据化、“数字政府”改革与建设等均需要扎实有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论证。一方面,要研究大数据时代对政府治理理念、政府组织架构、行政权力运行、社会治理及政务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具体影响,明确政府在大数据时代的角色定位,从而针对当前科层制行政管理架构下政府管理“碎片化”、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研究提出“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和组织架构重塑、业务流程再造的治理模型,研究如何打破政府信息孤岛构建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的政府信息共享体系。另一方面,要针对大数据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开放共享程度较低等现实问题,研究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原则、种类、标准、范围、流程、制度及其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如何构建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应用大数据创新政务服务,增强政务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便捷性,研究如何发挥大数据企业优势建设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平台,并在该平台上与企业积累的社会数据进行汇聚整合、关联分析,研究在教育、就业、社保、医药卫生、扶贫、应急、住房、交通、市场监管、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具体领域的大数据运用,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从而有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