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7-7 12:39:35
|
查看全部
抒发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誓言
开国将帅们的诗词,是他们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忠诚于共产主义的宣言,是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誓词。
“吕梁山上剃胡子,汾河岸边丢骡子。死也不丢竹杆子,誓与马列共生死。”这是王震将军1944年10月南征过汾河时,写给随军南下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副院长陈康白的诗。
“百战沙场驱虎豹,万苦艰辛胆未寒。只为人民谋解放,粉身碎骨若等闲。”这是开国大将许光达的战地自励诗。
开国上将董其武是从国民党部队起义过来的,1949年10月1日,面对新生的共和国,他将感激、兴奋之情化作一首别有一番深意的诗歌《义旗终插青山巅》,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戴和紧跟之情。董其武在诗中写道:“弃暗投明党指路,起死回生恩胜天。从今矢志勤改造,他日立功赎前愆。”董其武这样诉衷情,也是这样做的。他弃暗投明,走上了一条阳关大道。
开国上将陈赓有一首《试作囚》的名诗,全诗四句:“沙场驰驱南北游,横枪跃马几春秋。为扫人间忧患事,小住南牢试作囚。”说起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令人感动感慨。1933年春,陈赓不幸被捕,被关在国民党南京宪兵司令部。陈赓被押进牢房不一会儿,窗外就传来行刑的枪声。他心头一震,肃然而立,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所住的死牢,正是恽代英曾住过的牢房。就在他眼前斑驳的牢房墙壁上,发现一首用血写的题壁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落款“恽代英,民国二十年四月”。读罢战友血诗、烈士心声,陈赓失声悲呼,顷刻也豪情奔涌,和唱一首《试作囚》。
恽代英“留得豪情作楚囚”,陈赓“小住南牢试作囚”。他们隔空唱和,一个“为扫人间忧患事”,一个“已摈忧患寻常事”,勇敢地面对反动派的牢房。这革命的乐观主义、牺牲精神背后是什么?是无数个恽代英、陈赓等优秀的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信念,对拯救民众于水火的决心和意志。
书写颂扬领袖的敬仰之情
开国将帅是跟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袖们打江山打出来的,领袖们高瞻远瞩、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才干、魅力,他们耳濡目染,毕生难忘,也都发自肺腑地对领袖无比敬仰、无限爱戴。不少开国将帅挥笔书写了很多颂扬领袖们的诗词,这些诗词都带着心窝里的热度,带着无私的真诚的感情。
“……惟有润之工农军,跃上井冈旗帜新。我欲以之为榜样,或依湖泊或山区。利用周磐办随校,谨慎争取两年时。”这首作于1928年2月的《跃上井冈旗帜新》的诗歌,是彭德怀元帅早期的作品,它直接表达了彭德怀当年对毛泽东开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认同和向往,也记载下了彭德怀元帅最初与毛泽东的关系和感情。
说起这首诗,还有段故事。1927年秋,彭德怀在湘军周磐所领导的师里任团长。一天,周磐和他谈起要办军校的事。在商谈由谁出任副校长时,彭德怀推荐了当时正在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的黄公略,并给黄公略去了一封信。第二年2月,黄公略由广东黄埔军校来湖南南县找彭德怀。两人见面后,谈了一上午。黄公略还特意赠给彭德怀一首诗,以表革命信念和对彭德怀赞扬之意,全诗是:“广暴失败旗帜在,树立红军苏维埃。旅泸武岳语弃市,乌云蔽日只暂时。欣谈时局喜春风,柳絮飞舞庆重逢。锦绣洞庭八百里,四江精粹在湖滨。”彭德怀接过诗稿,看了一会儿说:“我不会作诗,送你几句顺口溜吧!”于是,便有了这首颂扬毛泽东的“顺口溜”《跃上井冈旗帜新》。
毛泽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享誉世界,在开国将帅中,不少人学之仿之也曾写过同题诗词。开国上将张宗逊就是其中之一。1977年4月,张宗逊在他的《重上井冈山》一诗中写道:“英明马列泽东尤,建政罗霄带了头。自力更生不依外,百折艰辛从不愁。燎原星火磅礴志,波浪向前宏远谋。依靠农村取胜利,解放全国美名流。”
开国上将许世友文化水平不高,也写过诗,1985年5月25日,许世友去世前的几个月,他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的诗歌《百万子弟唱大风》中深情写道:“决策千里谁称雄?三军主帅毛泽东。”“导师遗训岂敢忘,帝国主义是战争。”这种许氏风格诗句,读来令人叫绝。
对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很多开国将帅曾捧出一颗滚烫的心作诗献词。开国中将吴信泉在《怀念周总理》一诗中写道:“‘八一’枪声红旗展,大江南北纵扬鞭。千山万水留足履,文策武略定江山。”开国中将韩练成有一首题为《怀念周恩来总理》的诗,至今读来令人动容:“当年结识风尘际,正是民忧水火深。指点迷途归大道,相携同党见知音。而今直失先生面,终古难忘后死心。风雨鸡鸣增百感,潸潸泪下满衣襟。”
领袖与将帅,是师生,是战友,是同事,血与火的岁月,让他们的心贴得更紧,情依得更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