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1|回复: 1

[深圳新闻] 陶文铨:在国际传热学研究领域前沿镌刻“中国身影”

发表于 2018-7-10 16:04: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央视网消息:1956年,6000多位交大西迁的骨干力量,从上海的徐家汇火车站出发,手持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粉红色乘车证,登上了开往古城西安的专列。
  那时,陶文铨虽不在西迁队伍里,但他却成为交大西迁后第一批到西安报道的学生。他报考了动力工程系锅炉专业,从此扎根西北。如今陶文铨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数值传热学专家。
  1979年8月的一个下午,学校图书馆里一本英文版的《计算方法》为陶文铨开启了数值计算的大门。他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写下了受用终生的两本自学笔记,踏上了计算传热学的漫漫求索之路。
  1980年,41岁的陶文铨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修。“当时我就像一块干海绵被放进了海洋里,拼命地汲取知识的水分。”回国时,他用大部分积蓄买了书籍资料和磁带。这些资料和听课笔记,他都无私地与国内同行共享。
  回国后,陶文铨一直从事传热强化与流动传热问题的数值计算这两个分支领域的研究,他所领导的研究组分别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与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他根据国际上数值模拟研究的发展动向及时提出了流动与传热的多尺度模拟的新课题,使我国在流动与传热的多尺度模拟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前沿。
  “笨鸟先飞”,陶文铨小时候母亲常常用这句话教育他,“如果说我现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话,那都是勤奋的结果。”陶文铨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年近八旬,从教五十载,他拥有许多闪亮的头衔,但他最喜欢听的依然是那一声“陶老师”。
  从196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算起,陶文铨在讲台上已经度过了51个春秋。除了出国进修的两年外,他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坚持授课。
  虽传热学、数值传热学、计算传热学等课程,陶文铨已经讲过无数遍,但每次课前他都会重写讲稿或者修改PPT,加入新的体会和内容。
  “记得1989年秋天,陶老师给我们上传热学课程,课堂上他风度翩翩,我们都喜欢听他的课。”现在已是能动学院教授的王秋旺当时被陶文铨的魅力所折服,一心报考了他的研究生。
  “不能耽误学生的一堂课。”陶文铨这样说,也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一次,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课程,正在英国利物浦大学访问的陶老师,特意提前归来,从机场直接赶到教室给同学们上课。甚至,他上午刚做完白内障手术,下午就回去上课。
  陶文铨参编的《传热学》及编著的《数值传热学》是目前我国热能动力类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中使用最广的两本教材。他同时还是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程能源概论、资源共享国家级精品课程传热学的负责人。
  陶文铨十分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青年教师刚留校时,陶文铨帮助他们制订进修计划;刚开课时,他给予教学指导;申报项目时,他则给予帮助和支持。这一切,在陶文铨看来再正常不过:“想想自己的孩子,也希望他在上学的时候能遇见好老师,既然自己当了教师,就要对得起学生和家长。”
  在陶文铨心里,国为重,家为轻;育人为重,得失为轻;科学为重,名利为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0 16:45:08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