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6|回复: 1

[深圳新闻] 北京科普发展指数全方位展示北京科普现状

发表于 2018-7-11 17:11: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北京科普蓝皮书《北京科普发展报告(2017~2018)》封面。 牛瑞飞摄
7月10日,由北京市科技传播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北京科普蓝皮书《北京科普发展报告(2017~2018)》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作为国内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地区性科普蓝皮书,《北京科普发展报告(2017~2018)》是第一部全面反映北京科普工作情况并被纳入蓝皮书系列的研究报告,它全面展示了北京科普工作的现状,明确了北京科普事业的新形势和未来的发展目标。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伍建民认为,北京科普蓝皮书是一项打基础立长远的工程,应站在大事业、大科普、国际化的高度,以打造北京科普资源平台和提升北京科普品牌为重点,为北京科普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这本蓝皮书特色鲜明,不仅具有特定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模型,还强化科普驱动的推动作用,是科普成果面向主战场的具体实践,对北京及全国科普事业发展能够发挥重要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北京科普蓝皮书《北京科普发展报告(2017~2018)》发布会现场。 资料图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科普发展报告(2017~2018)》构建了国内首个区域性科普发展指数——北京科普发展指数。北京科普发展指数坚持“客观科学、相对稳定和可持续”原则,围绕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形势,深刻把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涵,强调科普内容方式创新的转换、科普投入产出效率提升,增强普惠科普等的评价导向。该指数以北京和全国科普统计数据为基础,使用多种发展指数计算方法进行测算和比较,选取最符合科普发展评价目标的发展指数测算方法,创新性地构建了科普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以定量化的方式对各类科普投入变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北京地区,甚至全国的科普发展提供科学决策参考。构建北京科普发展指数,对有效提升北京地区科普水平及发展潜力,找准北京地区科普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更好地服务于科普、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综合室主任、研究员李群告诉记者,科普综合评价是研究科普事业发展现状、把握科普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基础性研究。近年来,学术界和科普机构提出了很多对全国的科普现状进行评价的模式,比如国家科普能力,科学传播发展指数等等,但是尚未发现有关某个地区科普发展指数的书籍出版物,首部《北京科普蓝皮书》构建了国内首个区域性科普发展指数——北京科普发展指数。
《北京科普发展报告(2017~2018)》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全国和北京市16个区的科普发展指数,并进行指数综合,最终得到北京科普发展指数。2008年北京科普发展指数是2.96,到2015年增长至4.55,年均增长率为6.72%,科普事业呈现快速稳定发展的态势。通过测算全国科普发展指数,北京除2014年以外,其他时间均在各省份科普发展指数中排名第一。
[table=40%][/table]来源:人民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1 21:52:06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