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7-19 11:49:02
|
查看全部
烧钱模式是“坑”赋能模式才是“矿”?
互联网平台窥视到家服务,希望成为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平台,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也有不少平台曾经做过尝试。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本地生活服务的巨大市场规模和高频次的消费无疑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但是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市场品类繁多,如何切入则成为了难题。“曾经风靡一时的上门美甲、上门理发、上门清洁等等,都有过风光的时候,但是随着烧钱的结束,这些模式大都不能持续。”
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开始,由58到家、河狸家等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平台掀起了到家服务热潮,但是业务不断发展的同时,依靠补贴来吸引用户的模式却让不少平台纷纷“入坑”。“那时候不少平台都是通过招募到家服务的人员,通过培训统一标准,再通过价格补贴来吸引用户使用的。平台要承担巨大的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经营压力,这对平台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据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当年不少的到家服务平台都是以数十元的补贴价格进行“烧钱赚吆喝”,这样的模式自然无法持续。
与当年的烧钱模式“坑”倒平台相比,如今各大互联网平台虽然同样关注于本地生活服务消费,但是在做法上则显得更加互联网化:赋能于合作伙伴。
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在饿了么提供的长者健康加油站项目里,用户除了可以点击获取长者配餐以外,还可以获得包括“居家照护”“住院陪护”“关节康复”“偏瘫康复”等多个项目的上门服务,价格从158到248元不等。而这些服务的提供,则是由第三方专业的进驻企业来提供。据介绍,谷丰健康作为饿了么的合作方,在广州地区就为饿了么平台提供了长者健康相关的各种服务,而长者餐的合作方则是广州的家乐缘餐厅。
孙宗光向南方日报记者透露,“健康加油站”项目将在广州乃至全国迅速铺开,上线企业一方面需要具备丰富且专业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也需要能够提供足够数量的专业人员,根据用户需求,上门服务。
“以前上门的都是送餐的外卖小哥,以后敲开您家门的很可能是心理专家、康复专家等”,孙宗光表示。饿了么要成为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平台,一方面,在“新零售”的大背景下,会给老人提供更多他们所需要的物品,天猫、大润发、盒马的生活用品都可以通过饿了么及时配送上门;另一方面会推动有资质的企业在平台上线,提供更多的居家养老服务。(记者 叶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