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45|回复: 6

[转帖专区] 好的教育每分钟都是丰满的

发表于 2018-7-20 18:25: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 包罕力

  某旅一次教育课后,有战士在内网“首长信箱”发帖留言:课堂的纪律要求很严,这个不准那个不准,可授课内容却缺乏针对性、方法太死板,听着觉得时间很漫长,建议别讲一分钟都嫌久的话。这条意见很尖锐,却是个很好的提醒。

  循帖听声,这个旅把教育中不受战士欢迎的情况都梳理出来。比如,一阐释精神,就全盘照搬讲话和文件,读个一字不落;一学习理论,就在概念里打转转,半天云里雾里。教育的思维方法僵化老化,分析论理模式化套路化,语言上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严谨的套话多。一方面要求听者必须认真,另一方面又“下决心不让人听”,岂不相互矛盾?又怎能有好的效果?

  需求是兴趣产生的基础。我们常有这种感觉:有些课、有些讲座,说的是大家渴求的、与个人关联度高的内容,大家越听兴致越高,只恨时间短;而有的则因所讲内容枯燥乏味,多听一分钟都难以忍受。事实上,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就强调要遵循教育规律,“坚决采取启发的、研究的、实验的方式”,而“坚决废止注入的、强迫的、空洞的方式”,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可见,激发官兵听的兴趣,必须以需求为导向,精心设置内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少数教育者的课之所以不受待见,源于他们的思想懒惰和官僚主义。理论与实践、上情与下情、全局与个体、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才能使教育贴近人、打动人。简单地照抄照转、当“收发室”,讲出来的东西就缺乏热气、不接地气。更何况,部队深度变革转型,官兵思想高度活跃,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都是具体的。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有概念、没有情况,是难以敲开官兵心扉的。

  “好的教育,每一分钟都是丰满的。”教育要对接官兵需求、让官兵爱听,必须做好课前功夫。教育者只有深入调研,把大家最需要了解、最感到疑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搞清楚,把大道理与身边事、大政策与小故事、讲准与讲活结合好,官兵才能坐得住、听得进、学得好,真正做到想听爱听、入脑入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0 20:28:23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06:38:01 | 查看全部

回 1楼(听者) 的帖子

共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2 06:55:1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3 15:21:04 | 查看全部
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20:45:3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25 17:28:5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