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空军航空兵某旅在暮色下的天空中展开对抗训练。刘应华摄 从飞行员到战斗员——
急需的是一个嬗变的熔炉
和很多新生事物一样,“金头盔”比武一开始面对的并非是鲜花和掌声,而是在一次次思想观念的争鸣和交锋中成长。
“与其说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不如说是给大家立一个门槛。”谈到当年策划组织“金头盔”比武的初衷,时任空军司令部军训部部长的亢卫民如是说。
有着近3000个飞行小时的“老飞”亢卫民,深知我们有些飞行员的差距:能飞,但不一定能打——拉出来能把数据飞得很漂亮的飞行员,却不一定都是能打仗的战斗员。
“飞行员”与“战斗员”之间有一个门槛,这个门槛就是“自由空战”。当年组织“金头盔”比武,就是要给空军飞行员提供一面镜子,让众多飞行员从这面镜子里看清自己的本领,看清自己与打胜仗还有多远。
想法很好,但问题也来了:谁能保障安全?
具体说到空战的训练,为保证安全,曾有一段时间,飞行员进行的是“保持一定高度差的空战”。有了这个“高度差”,保证了训练“安全”,但在实战中肯定是“最不安全”的。
参加首届比武的李红文,有一个痛彻心扉的体会:几十年如一日,空战训练始终保持高度差,按照固定的套路飞着长年不变的战法,飞行员的空战素养和战斗作风始终有一种“被包裹”的感觉,打仗的潜能和激情始终激发不出来。
“高度差”像一条无形的锁链,束缚着空军飞行员实战化训练的手脚,也限制了广大飞行员的创造力和战斗力。用“高度差”训练出来的飞行员,未来战场上不要说消灭敌人,就连保存自己也令人担忧。
“金头盔”比武的设想提出之后,经过两年多时间的一次次讨论、调研和论证,大家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提升实战能力就必须消除“高度差”,安全不是保出来的,是练出来打出来的。
首届“金头盔”,还不敢堂而皇之称之为比武,而是叫“对抗空战检验性考核”。考核也不是在一个地方一次性进行的,而是在多地分批组织的。
当时组织者的想法是,把孩子生出来再说,至于取什么名字、场面宏不宏大并不重要。
令人没想到的是,首届“金头盔”比武,在空军乃至全军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好评如潮。
空军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空军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成功实践。
参训的飞行员普遍反映:体会深刻,收获很大,空战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更多的有识之士则看到:自由空战不仅消除了“高度差”,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飞行员的训练热情,也极大地解放了战斗力!
不过,思维坚冰不是通过一次努力就能够彻底打破的。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我军的训练场上迎来了新的春天。“能打仗、打胜仗”的号角,一扫各种质疑和担心,掀起了实战化练兵的热潮。
2013年,第三届“金头盔”比武拉开了战幕,空军进一步完善了对抗交战规则、协同规则、安全规则和空战评估方法及标准。
也正是在这一年,“金头盔”比武还搞不搞的质疑销声匿迹,把“金头盔”比武如何搞得更好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从歪招到奇招——
创造力才是制胜的法宝
如果说“金头盔”比武有什么让人刻骨铭心的话,首届比武那个42∶0的比分,肯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地标”。
这场空战打下来,输的一方不要说飞行员不服气,连他们整个团队都不服气。
为什么不服气?输的一方认为赢的一方胜之不武,用的是“歪招”。
用了啥“歪招”?
现任西部战区空军副司令员的亢卫民,笑着给记者解释:“是啥歪招啊!赢的一方用的不是什么奇招,也不是什么歪招,是再正不过的正招。”
亢卫民副司令员用了一个很通俗的比喻——
对抗空战,就像两个拿着矛和盾的武士在一间黑屋子里搏杀。突然,搏杀的一方掏出了一个手电筒,把对手晃得睁不开眼了,最后打得对手丢盔卸甲,没有还手之力。
这个“手电筒”,就是“电子干扰”。
现代战争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信息化。兵马未动,电子对抗先行。一个战斗机飞行员,不会干扰和抗干扰,就是有再好的矛和盾,也可能吃败仗。
经历过“金头盔”比武,飞行员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时任原沈空某团副参谋长的王晖就在比武体会中写道:没有信息的支撑,我们就成为睁眼瞎,升空作战就成为别人的靶子。
自此以后,“无电抗、不起飞”便成了一个法则,“电子干扰和抗干扰”就成了自由空战的“标配”。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金头盔”比武,核心就是要激发大家的创造力。每一年的比武,光有正招还不行,还得有新招、奇招甚至绝招,要靠创新来驱动和提升战斗力。“金头盔”是飞行员至高无上的荣誉,更应该戴在有金点子、金思维、金思想的飞行员头上。
不可否认,在实战化对抗中,确实出现过“歪招”。“金头盔”比武的态度是,不放过一个“歪招”,也不错杀一个“奇招”。
曾经,有的飞行员在比武中祭出了“非完全仪表状态”的打法。他的这个战法,到底行不行,大家各抒己见。
有人专门刊文否定了这一打法,称在实战中是不可行的。
这个打法到底是一个新招,还是一个歪招?纸上争论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了不错杀一个创新战法,空军决定通过打实弹来进行验证。
实弹验证证明,这是一个在一定条件下可行的战法。
现代战争,有作战原则,没有一定之规;有制胜机理,没有固定套路。在波谲云诡的战场上,过去是,将来也还是,以变应变的创新力永远是战争制胜的法宝。
鼓励创新,激发大家的创造力,是“金头盔”比武的初衷,也是目的。其结果是给航空兵部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激发了大家对武器装备更深层次的研究。要想练出狠招绝招,不对武器装备进行深入研究,不把武器装备练到极致,是难以做到的。现如今,武器装备都被使用到了极限,很少还能找到沉睡的功能。
——牵引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升级。以前是被武器装备牵着鼻子走,现在是飞行员们许多创新战法,倒逼着科研院所和厂家,去对武器装备进行改造升级,提质增效,使得国产战机性能不断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