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围炉夜话》
前言
王永彬,清咸丰时人,其所写《围炉夜话》分为二百二十四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和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近代以来,其书影响颇大,与明人洪应明写的《菜根谭》,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围炉夜话》是王永彬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随得随录,汇集而成。文笔典雅,意蕴悠长。在平淡而优美的叙述中,娓娓道出了琐碎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古人认为雪夜拥被读书和围炉夜话乃人生的两件乐事,对现代人来说,送走喧嚣的白昼,能炉边灯下静读,又何尝不是至乐?灯火夜深书有味,还是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围炉夜话》中的情趣吧!
1、正大光明教于幼 忧勤惕厉检于心
[原文]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
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工夫。
[注释]
气象:气概,人的言行态度。检:检讨,反省。身心:身指所言所行,心指所思所想。忧勤惕厉:担忧不够勤奋,戒惧无所砥砺。
[译文]
教导晚辈要从幼年时开始,培养他们凡事应有正直、宽大、无所隐藏的气概;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反省自己的行为思想,不能没有自我督促和自我砥砺的修养。
[赏析]
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往往决定于他的人格。而人格的形成,又往往决定于童年的教养。因此,教养孩子必须自幼时,便培养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光明磊落的人格,以及一种正直宽大的胸怀;那么长大以后,无论在何种境况,也总能保持一种雍容大度的气质。
为人在平日的生活中,便要养成随时自我反省的修养,所谓“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总可以由身心两方面来反省所作所为,是否有怠惰而不够勤奋的地方呢?如果有这种现象,而还不觉得忧心,若不是对不起别人,就是对不起自己的生命了;所思所想,是否缺乏自我砥砺的警惕呢?如果有这种情形,那么便失去了向上的生命力,没有进步便是退步。怎可不随时自我警惕呢?
本篇前段言幼童的教养,后段言成人的修养,皆由内在要求起,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