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勇于自我革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对实践中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属性、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重大战略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理论成果。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勇于自我革命”的科学内涵,对于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从而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刻理解“勇于自我革命”思想的责任担当
“勇于自我革命”是基于我们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承担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而提出的,它从三个维度聚焦,蕴含着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一是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上提出自我革命,体现了要把改革进行到底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最早提出“自我革命”概念是在2015年5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重要讲话中。他强调,只要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我们都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二是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上提出自我革命,体现了永葆自身鲜明品格的责任担当。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2017年2月1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三是从保证社会革命的意义上提出自我革命,体现了勇于肩负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昭示了勇于自我革命是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取得胜利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
二、深刻理解“勇于自我革命”思想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才能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有缺点克服缺点,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错误承认并纠正错误。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有着非常深刻的意蕴。一是对错误主张的驳斥。比如,有人曾公开发表文章说我们党是有自身利益的,一度造成理论界的思想混乱。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态度坚决地指出,我们党只有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自己没有任何私利。二是凸显了对我们党不忘初心优良传统的继承。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复兴之路既是一种社会革命、也是一种自我革命。在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后,中国共产党人最终要战胜自己,过好自我革命这一关。三是彰显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心。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我们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尤其是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各种因素非常复杂。只有勇于进行党的自我革命,消除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各种因素,才能更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