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广州石化动力事业部动力二站成立于2006年,是广州石化自备热电站,属广州石化基层生产单位,管辖两台额定出力465吨/小时燃用石油焦CFB(循环流化床)锅炉、两台100兆瓦双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承担向广州石化炼油、化工装置提供电力和蒸汽的任务。
该站现有职工97名,青年59人,占60.8%,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年轻团队。面对安全环保责任重大、生产工艺技术高等难题,他们坚持创新管理、苦练内功、攻坚克难,连续三年实现“零违章、零事故、低排放”的目标。2018年,广州石化动力二站荣获了“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荣誉称号。
锅炉“超洁净排放”成标杆
2014年下半年,广州石化两台CFB锅炉和两台煤粉炉通过脱硫脱硝除尘改造,烟气排放稳定达到了“50355”的“超洁净排放”标准(氮氧化物浓度小于50毫克/标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小于35毫克/标立方米、烟尘浓度小于5毫克/标立方米),是全国第三家、中国石化第一家实现烟气超低排放的单位,成为地方和行业的一个标杆。
“动力二站作为‘超低排放’的中国石化自备电厂改造重点装置,不仅要有超低排放的工艺设备,同时要有超低排放的管理水平,更要培养出能够适应超低排放的技术管理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的一流团队。”动力事业部部长欧阳喜龙说。
为此,动力二站创新管理,加强培训。一方面以夯实“三基”、严抓“三大纪律”为抓手,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闭环管理机制,有效地提升了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创新开展“模拟培训”、“青工技能比武”、“精心操作、认真巡检”、“操作平稳率”等竞赛活动提升员工综合技能。他们精心操作、精细维护,让环保指标和排放数据在每个岗位都能落到实处。同时做了大量的试验调试工作,逐步摸索出“炉内炉外脱硫能力合理分配”技术要领,在确保“超低排放”指标的前提下,做到生产成本的最低化,助力动力事业部在集团公司热电专业竞赛中连续7年获奖。
“超洁净排放”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地方政府、兄弟企业、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等专家纷纷慕名前来调研和考察。近年来,动力二站先后接待国内外工矿企业、科研院所130多家单位、过千名人员实地考察。以CFB超低排放为基础的“电站锅炉烟气脱硫脱销超洁净排放技术工业应用”项目获广州石化2016年科技进步特等奖。
技术攻关保装置安稳运行
针对1号发电机轴瓦油烟大导致绕组积油严重,端盖导风板螺丝也因油迹发生滑牙变形,危及发电机的安全生产,多年改造效果均不明显的难题,2017年1 号CFB大修前,该站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利用下班后时间多次现场观察、检测、分析油压等,确定针对性方案,终于把困扰装置10年的“顽疾”消除,大修投运9个多月来,发电机周边都保持干净整洁。
这是动力二站攻坚克难解决生产难题的一个缩影。
在实施脱硫脱硝改造后,环保装置运行开始之后存在较多问题,如生石灰消化器运行不稳定、脱硫岛回料堵塞漏灰、锅炉落煤管及石灰石管泄漏,他们开展了持续性的技术攻关,先后实施优化燃料比例、降低液力耦合器油温、优化锅炉配风、在线加固易漏管线等20多项攻关措施,有效避免了因环保设施故障、电气和仪表设备故障导致的停炉事件发生,为装置长周期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近年来,动力二站组织技术骨干先后完成了“掺煤条件下的超低排放操作特点”、“掺油泥条件下的超低排放操作特点”、“掺弹丸焦条件下的超低排放操作特点”、“消化系统水率配比攻关”、“循环飞灰最大比例再利用攻关”等攻关项目15项,确保了动力锅炉的稳定超低排放。
此外,动力二站不断凝聚青工智慧创新创效,其中由青工团队完成的荣获广州石化青年创新创效二等奖的“灰库流化风管改造”项目,投用后每年节约厂用电24万千瓦时;“空压站压缩风品质升级改造”项目,将工厂风露点由-2摄氏度提升到-35摄氏度,达到仪表用风的“优秀”等级,新设备通用后,较原设备每年可节电78万千瓦时。
近三年来,动力二站均实现安全环保长周期生产,特别是2号CFB机组创出550天的连续安全运行纪录,长周期运行水平在集团公司同类型CFB锅炉中名列前茅。据锅炉生产厂家福斯特-惠勒公司掌握的信息,这样的长周期运行水平在使用其产品的世界范围用户中也堪称典范。
苦练内功全面提升员工素质
“原以为自己在锅炉岗位干了多年,一切都轻车熟路了,应对目前的工作绰绰有余。参与技术论坛交流后,发现自己的观念落后了不止一点。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才行!” 青工主操周翔在参加完技术论坛交流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
由于专业不同,每个操作人员所掌握的技术有很大的区别。如何把一个以青年为主的操作人员培养成一个全能人才,解决现场生产实际问题,发挥高技能操作人员的作用呢?这是动力二站管理人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此,动力二站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休息时间每月组织技师回厂开展一次技术论坛交流活动。由高级技师组织,各岗位青工参加,技师在论坛上阐述操作心得,并且对现场设备和工艺参数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描述,分析讨论,最后形成统一的意见后实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根据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该站先后确定了降低输送仓泵故障率、降低锅炉出口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低1号CFB锅炉排烟温度、降低罗茨风机故障率等20多个论坛主题。
通过举办技术论坛交流活动,动力二站培养了一批一岗多能型人才,机炉内、外操人员既能胜任锅炉的操作,又能胜任汽机的操作。前几年,该站在4名班组青工骨干人员参加集团公司技能竞赛脱产学习半年、缺少内操人员的情况下,一岗多能型人才发挥了重要的“补缺”作用,不但让参赛的青工雷根活、俞秋明轻装上阵,获得一银一铜的“创广州石化历史,奖牌零突破”的成绩,还确保了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
(广州石化 黄敏清 何影 何冰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