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资料图:住在敬老院的老人向福建省沙县高砂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咨询保健常识。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26省市养老市场对外资开放,部委密集调研鼓励民资进入
养老服务业将迎新一轮新政助推
社保“第六险”将进入总结评估期,复制推广亟须迈过“多道坎”
2018年是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关键年。《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已有29省市相继提出开放养老服务市场,其中26省市明确提出向外资开放,养老服务业巨大市场即将开启。
记者还获悉,为了更好应对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挖潜经济新动能,有关部门正密集展开专题调研和研讨会,养老服务业或迎来新一轮新政助推。包括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鼓励民间资本加快进入养老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等。此外,还将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将养老服务相关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协调,着力解决养老服务业面临的融资难、用地难、发展难问题。
29省市相继提出开放养老服务市场
2016年12月,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此后,地方陆续提出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继民政部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列为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后,养老服务市场放开步伐不断加快。截至目前,已有29省市相继提出开放养老服务市场,26省市明确提出向外资开放。
在业内人士看来,养老服务市场加速开放,一是为了应对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二是为了促进国内养老服务质量提升。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7.3%。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左右。
庞大的老年消费群体,意味着养老服务需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呈现刚性增长。然而,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却很突出。“一是养老服务存在明显的资源结构不平衡问题。二是服务供给结构与社会期望和需求结构之间存在明显不适应,部分高质量机构‘一床难求’的同时,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保持较高水平。”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关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一揽子鼓励新政蓄势待发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部委获悉,为了助推养老服务市场快速发展,一揽子鼓励新政蓄势待发。
在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方面,将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市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
在配套政策保障方面,将使养老服务相关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化规划、区域规划等相衔接;着力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采取建立基金、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多样化信贷支持。
“为解决用地问题,还可能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土地资源公开化体系,出台支持整合改造闲置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实施细则,为解决资金问题,可能设立养老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及实施细则,创新金融手段采取房地产证券化的方式减轻融资压力。”一位权威人士表示。
PPP模式也仍被看好。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民政部7月6日召开了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研讨会。未来仍将借助PPP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PPP模式能够降低养老服务发展融资和运营成本,提高闲置场地使用率,进而解决用地难问题。”关博说。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以PPP模式发展养老服务业,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在当前养老服务业刚刚起步,盈利模式不清晰的情况下,为了激活市场活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政府应当以“筑巢引凤”的姿态,提供硬件保障、政策支持和系列公共服务,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同时严格规范市场行为,做好监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