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特别是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落到实处,需要广大干部更加积极主动地担当作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需要我们坚持正向激励主基调,立足事业需要,回应群众呼声,顺应干部期待,体现倡导性、引领力,释放出促进干部积极作为、奋进奋发的强烈信号。
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
要坚持“一个武装”,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
要强化“三个担当”,引导教育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引导教育干部深刻领会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努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引导教育干部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增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
要突出“关键少数”以做到“三个带头”,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及其要求,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作出示范表率,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带头承担责任,切实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
增强干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干部乱作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为官不为是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出现的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能力不足、担当精神缺乏、不作为等方面。
从各地实际看,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些干部面对新形势新常态,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不适应,专业化能力不强,存在本领恐慌,工作力不从心;担当精神缺乏主要表现在一些干部当“太平官”“老好人”,改革攻坚意识不强,畏首畏尾,不敢碰硬、不愿担责,有风险的不敢干、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批示不办事、不见纪要不执行;不作为主要表现在一些干部履职不勤、工作不力,做事不催不办、不推不动,推诿扯皮,搞“中梗阻”,还有的混日子或忙于私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广大干部应着力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同时,注重培养专业作风、专业精神,引导广大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优化干部成长路径,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地区培养锻炼,让干部在实践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
还要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突出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考核,改进年度考核,推进平时考核,构建完整的干部考核工作制度体系。完善政绩考核,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防止不切实际定目标,切实解决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将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使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鼓励,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 |
|